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郑成功?
台湾,明朝,民族英雄如何评价郑成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三,以当时郑成功和张煌言联军的实际兵力,就算攻下南京城,也守不住!当时清朝征战主力部队进入江西、福建,本想攻取郑成功老巢金门厦门,而郑成功和张煌言就趁南京、浙江空虚,发兵攻打南京!
就算郑成功与李定国(张献忠部下,归顺南明)联合,起兵北伐,也搞不出多大名堂来!
其四,有历史资料说:郑成功收复台湾,主要是解决粮草军需。这是屁话。当时台湾岛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落后地方,你带粮食去台湾派发还差不多,还想从台湾岛筹措粮草解决五六万军队的军需?做梦。事实上,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屯田开荒,分兵耕种,解决军粮。
其五,康熙帝是看得很清楚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要创建一个永久性的抗清武装根据地!让明朝国号、旗帜和礼制永远不灭!因为台湾孤悬海外,而郑成功军队是水师占优势,清朝要攻入金门厦门不难,但要攻入台湾岛就很难!首先要拥有强大的水师战船!
这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第一个原因。当时全国90%版图都被清朝占领了,郑成功不去收复,反而急着去收复台湾?这不符合常理。
当然,郑成功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这一点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所以历史给予郑成功很高的评价!
其六,郑成功攻取台湾做抗清根据地,就是明摆着要放弃大陆了!他知道金门厦门这些地方迟早要被清朝攻取。守不住的。清朝兵力太强大,玩不动。
其七,郑成功有个特点: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清朝是闭关锁国的政策。郑成功在闽南抗清时就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他的军费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利用台湾四面环海,对外贸易十分便利的天然条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在厦门时,他就经常派遣商船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到了台湾后,清朝实行“海禁”,不许大陆商船下海,郑成功更独占了海上贸易,他继续和日本、暹罗、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通商,把台湾的土特产,如鹿皮、鹿脯、樟脑、硫磺、蔗糖等外销国外,换回所需要的刀剑、盔甲和生活日用品。海外贸易的发展活跃了商品经济,也增加了郑成功的财政收入。这些贸易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以至在郑成功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台湾经济与大陆逐渐同步发展”。(引自华夏经纬网“两岸共祭郑成功诞辰380周年活动”2004年7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一文)
郑成功的水师能打仗。他主政台湾后,得知菲律宾驱赶屠杀华侨,两次准备率领舰队进攻菲律宾(时为西班牙殖民地)!如果不是他早死,他是肯定要打下菲律宾的!果真如此,菲律宾就有可能被郑成功占领了。中国历史和版图又会增加新内容。
总之,郑成功是:壮志未酬,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
为郑成功“千古一臣”的忠臣气节鼓掌!
历史对郑成功的评价
钱谦益(郑成功老师):“声调清越,不染俗氛。少年得此,诚天才也。”
张煌言(清初浙东抗清复明武装将领领,诗人)评论:“窃闻举大事者,先在人和;立大业者,尤在地利。……即如殿下东都之役(即攻台之战),岂诚谓外岛足以创业开基?不过欲安插文武将吏家室,使之无内顾之忧,庶得专意恢复。但自古未闻以辎重眷属,置之外夷,而后经营中原者。……故当兴师之始,兵情将意,先多畏疑。”(张煌言认为郑成功放弃大陆攻取台湾是撤退行动)
黄宗羲评论:郑氏不出台湾,徒经营自为立国之计,张司马作诗诮之;即有贤郑氏者,亦不过跻之田横、徐市之间。某以为不然!自缅甸蒙尘以后,中原之统绝矣;而郑氏以一旅存故国衣冠于海岛,称其正朔。在昔有之:周厉王失国,宣王未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上不系于厉王、下不系于宣王,后之君子未尝谓周之统绝也。以此为例,郑氏不可谓徒然。(黄宗羲赞郑成功忠臣气节可嘉)
吴延华,清台湾邑令,其联写道:“锺河岳之灵,为胜朝绵正朔;遵海滨而处,知中国有圣人。”
王凯泰,清福建巡抚,其联写道:“忠节感苍穹,大海忽将孤岛现;经纶关运会,全山留与后人开。”又一联写道:“孤臣秉孤忠,浩气磅礴留千古;正人扶正气,莫教成败论英雄。”
周懋琦,清台湾府知府,其联写道:“独奉圣朝朔;来开盘古荒。”
张其光:“生为遗臣,殁为正神,独有千古;今受大名,昔受赐姓,谅哉完人。”
沈葆桢评论:“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刱格完人。”
刘铭传评论:“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丘逢甲:“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事业,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陈谟评论:“纵绝岛别开生面,移山填海,三百年社稷系以存亡,仿箕子、比田横,志士苦心,特向胶痒留气节;是胜代第一完人,起敞扶衰,十七载勋猷明月日月,填滇海,连浙水,英雄无命,长悬肝胆照波涛。”
蔡东藩评论:有孙可望之跋扈,适形李定国之忠,有郑芝龙之卑鄙,益见郑成功之义,一则扈跸滇中,一则兴师海外,虽其后赍志以终,卒鲜成效,然忠义固有足多者。
西方评价
礼密臣评论:“国姓爷可能是东方现代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在活跃于中国海面的各路英豪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比得上这位英勇干练、成就辉煌大业的年轻将帅。他的能力表现在登高一呼而各方景从,不愿做顺民的,受到欺压的,都投到了他的旗下。虽然他执法如山,而且许多人是年龄长他两三倍的长辈,但却都能俯首听命,唯令是从,这就是他的威势所在。”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医药和肿瘤学科20年
上一篇:女孩子想打工创业,做什么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