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郑成功?
台湾,明朝,民族英雄如何评价郑成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到郑成功,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他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因为他的身世比较复杂的人,而且在反清复明中的一些行为,导致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不过个人认为郑成功当的起民族英雄这个称谓的!
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郑森。他的父亲传说中是一位海盗,后来下海经商,到日本取一位日本女子为妻,诞下郑成功。直到七岁时,接受明朝诏安的父亲(他父亲之后官至都督同知(相当现在某某军区首长,不过他却不是什么正面人物)才将他带回中国,后来考中秀才,之后又一步步晋升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并最终从郑芝龙手中接过兵权。
虽然血统中一部分日本血统(极少数人就因为这个,对其有偏见),但是郑成功从来没有以日本人这个身份自居,自始至终没有说过自己是一个日本人。尤其是在明朝那些遗留的大臣百姓心中,郑成功是始终是一个大明忠臣。郑成功在1645年,与父亲拥立在福州的唐王朱聿键称帝,并被朱聿键赐国姓“朱”,同时还给他赐名“成功”。郑森的名字就变成朱成功,不过人们一般都叫他郑成功,或称他为“国姓爷”。
1659年(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南京,惨败而回。而且清朝统治逐渐稳固,郑军却困守思明(厦门)孤岛粮草匮乏,难以提供数万大军给养,因此郑成功开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据地以为整补。1660年在前荷兰通事何斌(客家人,因与荷兰人发生债务纠纷而逃到思明)的建议言下,郑成功决定夺取荷兰人占领的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同时为自己建立了新的根据地。
因反清复明,收复台湾,郑成功被许多人(明朝遗留官员百姓)称为民族英雄。无关血统,无关利益,就事论事,他也是当的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写过一部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60万字,有郑成功出场。今天就讲讲郑成功。
很多人对郑成功的历史有些了解。但站的立场不一样,理解的角度就不一样。大部分人只关注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点上。其实,郑成功收复台湾,恰恰是他事业上的撤退,不是急流勇退,是无可奈何的撤退。
郑成功为何要夺取台湾呢?夺取台湾目的真是为了收复祖国领土这么简单吗?以当时郑成功兵力收复台湾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荷兰兵驻台湾比较少。拿抗击清朝与收复台湾两件事来比较,其难度:一个是登天,一个是犁地。收复台湾容易做!
还有,郑成功如果不收复台湾,他的事业会不会做得更辉煌一些?
郑成功立志抗清复明,这是他的大事业!他远走台湾,不利于他实现抗清复明的宏伟目标,是一种战略撤退的行为!
后世给郑成功的评价太多太多,90%都是赞扬他两点:①民族英雄;②收复台湾。
这里的民族英雄,一般是指他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岛,为中华民族长志气!
我的看法,与康熙帝的评价接近。
看看康熙帝如何评价郑成功:
清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郑成功病逝于台湾。康熙帝闻讯,亲笔题撰挽联一副: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这是郑成功的对手的高度评价,意思略为:郑成功在明朝灭亡了,不肯投降,还敢召集抗清复明义士,就以金门、厦门两个岛屿做基地,高举抗清复明旗帜,在福建、广东沿海地带勇敢抗战,他的抗清武装队伍不断壮大,曾经攻入长江,围攻南京城!“敢向东南争半壁江山”,就是这个意思。
明朝宗室诸位王爷(郑成功也是王,被南明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没有地盘,没有土地,据守台湾抗清(一隅抗志),不肯屈服和投降清朝,真是赤胆忠肝,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简直称得上是海外最刚烈孤独的明朝忠臣!
注意了:康熙帝悼念郑成功的这副对联,没有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给予过多评价(他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目的是什么),而是大大颂扬他的威武不能屈、矢志不移、誓以抗清复明为己任的大忠臣气节!是他的誓死拱卫明朝、不向清朝屈服的忠勇气概、忠君爱国心!
这才是郑成功留给后世最值得点赞、永远闪光发亮的精神财富!
一个王朝覆没,作为这个王朝的臣子应该怎么做呢?当时明朝版图已经被清朝占领90%,崇祯帝吊死,南明政权都是乌合之众拼凑起来的纸扎房子,根本不是清朝的对手,连郑芝龙(郑成功父亲)都投降了,但是郑成功一个秀才就是不投降!就敢号召各地义士拉起明朝旗帜抵抗清兵!顺治帝两次下旨招安郑成功,开出条件也算优厚:划定泉州府给郑成功自行管理,封海澄公(公爵,比曾国藩一等侯爵还高)。而郑成功就是不降!坚持抗清到底!
这份勇气,这份胆略,这份视死如归、一心复国、不计个人富贵得失的忠臣壮举,千古少有,万世绝版!
这是康熙帝最欣赏最敬佩这位对手的地方!因为康熙帝也希望清朝能出几个像郑成功这样赤胆忠心热爱清朝的忠烈臣子!
使得郑成功闪光发亮的是他“千古一臣”的忠臣气节!单是收复台湾这件事,还不至于让康熙帝题挽联悼念颂扬郑成功!(清朝也可以攻取台湾的)
史载:台湾郑氏归降后,康熙皇帝下诏:“朱成功(郑成功,南明皇帝赐姓朱,取名成功)系明室之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敕遣官(派官员),护送成功及子(郑)经两柩,归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可见康熙帝十分尊敬推崇郑成功)
南宋文天祥,明末郑成功,都是赤胆忠肝不忘故国的大忠臣!郑成功做得更多些!文天祥是诗词更出名!
对于郑成功的功过得失,简要分析一下:
其一,郑成功的军队是民兵为底子的队伍,因为他父亲手下的军队大部分都投降清朝了,郑成功在厦门等地招募民兵组建军队,兵力少,作战力差,所以在初期无法与清军大部队正面交锋。经过几年历练,郑成功不断扩张、收编拥有了几万部队,打下福建十几个县,有点基础,就与浙江抗清武装张煌言部联手,做过一次声势浩大的攻打南京军事行动!当时郑成功全军兵力17万人。但被清朝援军打败,损失惨重。
其二,郑成功就是从攻打南京的失败中,看到几点:①清朝的统治已经稳定下来了!很多汉族将领都甘心给清朝出力卖命,浴血沙场!很多汉族文官都给清朝用心用力做事,为清朝效命!②江南地区老百姓似乎对“抗清复明”提不起热情!他和张煌言联军进攻南京城,老百姓没有给予实际性支持!老百姓反对战争!反对战乱!是这一条给郑成功上了一堂课!很深刻!这是他远走台湾的主要思想根源。
上一篇:女孩子想打工创业,做什么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