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为什么说他躬耕于南阳,不是襄阳呢?
襄阳,南阳,隆中诸葛亮为什么说他躬耕于南阳,不是襄阳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葛亮为什么说他躬耕于南阳,不是襄阳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用说太多的,诸葛亮自己说的在南阳。
亮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是襄阳吗?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是襄阳吗?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诸葛亮自己说的在南阳躬耕,襄阳人要曲解,辨称彼南阳非此南阳,非要说是隆中那个南阳,简直了。
襄阳为了自圆其说,硬是把襄阳的隆中划给了南阳,这就是笑话,也是硬伤。
怎么可能呢?按照惯例,古今中外的疆界划分都会以江河湖海山川为界,襄阳为了圆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的说法生生的就把汉江对岸的隆中划给了南阳,仅此弹丸之地,区区十数平方公里,剩下的都是襄阳的地盘。
呵呵,贻笑大方哈!这怎么可能呢?很明显这是造假的,但是这个历史地图还真就有了,襄阳人为了以假乱真,找到了历史学家谭其骧,那可真是三顾茅庐啊!然后病榻上的谭教授就把隆中划给了襄阳,想必襄阳的点心果子包也是没少拎……中国所谓的专家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什么假话都敢说,谭教授早已经作古,很多事情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襄阳人就是凭着谭教授画的这个地图,生拉硬扯的说既然隆中属于南阳,那么亮所说的南阳就是隆中。
是不是觉得很怪啊?觉得怪就对了,这是中国特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啊,我们也奇怪,如果诸葛亮和陈寿都知道隆中,为什么非要说“躬耕于南阳”而不说“躬耕于隆中”呢?对此,“襄阳说”专家们在罗列了一连串“不可能不知道隆中”的假设后给出的答案是“史籍行文体例的要求和这部史籍特别精审、惜墨如金使然;再则就是陈寿这位蜀汉旧臣对诸葛亮这位尊者的尊重和避讳”因为诸葛亮“自言是‘南阳’(郡名)已属符合史籍行文体例要求,陈寿也就不必或不便再及其他了”。这个解释真使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凭空臆想到了这个地步真是登峰造极了。“躬耕于南阳”是陈寿“惜墨如金”吗?“南阳”二字的笔墨比“隆中”少吗?这也算陈寿不写“隆中”的一个理由,真是笑话!避讳对象主要是避国讳、避家讳、避圣人讳。避讳方法为“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笔。”对陈寿而言,他凭什么要去避诸葛亮的“讳”?从避讳的范围上,就算诸葛亮是当朝皇帝,臣民所要避的“讳”也只有“亮”一个字,请问,《三国志》避这个字的“讳”了吗?因为诸葛亮写了“南阳”,为“避讳”就不能再写隆中更是匪夷所思的“臆想”,我们可以随便翻翻史书,哪有因诸葛亮说了“躬耕南阳”,陈寿也就不必或不便再及所属地名的记载?请问,新野、冠军、樊城都是南阳郡的属地,陈寿“避讳”不写了吗?笑话啊!“襄阳说”这种匪夷所思的思维方式还有许多,例如:“‘躬耕南阳’充分证明了诸葛亮一生都没有去过南阳”;“就算‘困于南阳’是困于宛,诸葛亮这样说,逻辑上不是更加支持了躬耕在隆中之说吗?”类似这样指着鼻子说眼睛的所谓“论据”,于史学研究,是可悲?还是可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阳邓县隆中。可见隆中仅几户人家,太小、不出名,说了也不知道。隆中只是诸葛亮青少年学习生活地方,又没有建功立业,也没有大的事迹。隆中只是随着诸葛亮热而逐渐浮出水面。习凿齿是当地的旺族当然知晓。一旦明确,拜访者纷纷来访诸葛亮故宅和遗址,用各种形式报导出来,並在民间广为传播。这就形成魏晋、南北朝、隋朝及以后名个朝代不间断叙述。持别是早期的魏晋、南北朝、隋朝时遗址保存较完整,事迹也清晰,这样就一直流传至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问者提的问题实际已回答了所提的问题,躬耕南阳都知道是诸葛亮出师表所叙述的本来与襄阳无关,诸葛亮从老家到襄阳投本叔父在叔父家居住,叔父死后才去南阳躬耕的,诸葛亮在襄阳叔父家居住不提襄阳确叙述躬耕南阳,说明躬耕时期不在襄阳,襄阳为争躬耕地故意混淆是非,把两个时期混在一起,这些问提近期也不少,没看出襄阳的依据那一个记载有躬耕襄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诸葛亮没去过隆中,更不知道隆中在那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