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元璋的子孙们是如何把大明王朝掏空的?
宗室,明朝,大明朱元璋的子孙们是如何把大明王朝掏空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朱元璋的子孙们是如何把大明王朝掏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说法不确切
朱元璋子孙虽然都是有爵位的清贵,但大部分为最低一级的奉国中尉,俸禄只有200担粮食每年,这两百担里面,也只有80担为粮食,另120担则为纸钞。大明纸钞价值,大家也知道,就朱洪武年间能和银子铜钱等价,永乐之后和废纸也差不多,贬值太厉害
最高级爵位为亲王,待遇很高,每年能拿一万担,不过终大明一朝,亲王只有六十五家,因为绝嗣造反除爵等,到崇祯年间,亲王只有33家了,不计纸钞折扣,把一万担粮食换成一万两银子,也不过一年支出33万罢了
朱家子孙有祖训家规,不得当官经商种地,所以,除去亲王郡王之类的高爵,大部分生活上并不比老百姓强哪里去,万历年间甚至有大批宗室子弟穷的跑路上哭的记载,当地官员都害怕他们造反……最后不得已,改了家法,允许宗室子弟参加科考,当低级官员补贴家用
明末宗室人口众多,确实占大明支出一部分,但也仅是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为官员支出
大明官员俸禄并不高,可以说低的发指。但大明官员不靠俸禄活着呀,他们为秀才时候,家里有80亩的免税田;为举人的时候,家里有400亩的免税田;为进士时候,家里有2000亩免税田……这些都是合法合规的基础收入。等他们真正当官时,名下的田产生意等,就更多了
大明有多少进士举人秀才呢?据记载,一次科考录取进士,有时多些400多名,有时少些100名,总体每次大约300名左右,同期举人大约2000名,秀才无算……
这些人为自己利益,守望相互
李自成进京,在皇宫里一共抄出白银十三万两,在一些官员家里,却抄出了十万两白银。崇祯都没有官员有钱
另外,还有卫所、勋贵所占的免税田等。加上大明宗室、官员,他们一共占去大明土地九成,剩余一成由普通百姓辛苦劳作,交赋税
大明就这么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每个朝代在刚建立的时候,设立制度都会参考前朝灭亡的原因来设立。唐朝亡于藩镇,武将的权力过大,所以宋朝为了防止武将做大就开始以文制武,抬高文官地位,压制武将的地位。
明朝建立后,认为宋元灭亡是因为藩王宗室太过弱小,皇帝那边有事连个帮忙的也没有。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大臣们始终是外人,有事了肯定是投降的多,比不上皇帝的自家人,有事肯定真心出力,所以他大肆分封自家子弟到各地为王,希望这些王爷们将来拱卫皇帝。可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死后没几年皇帝就被燕王给拱翻了。
燕王朱棣上台后,不敢更改老爹的政策,而且他得位名不正言不顺,也需要各地藩王的支持,所以他就是生活待遇上继续提高藩王们的待遇,但是为了防止藩王们学他,他收回了藩王们所有的权力,不允许藩王们经商,做官,读书,完完全全把这些藩王们当猪来养。明朝就规定了,只要这些藩王们家里添了人口,国家就要拨给土地钱粮来供养,而且这些藩王们仗着自己的身份,在地方上还不断侵占土地。这个问题在明朝先期,宗藩们人口还少,所以问题不大,国家还供养的起。皇帝们靠消弱藩王的权力换取藩王的支持这个事划算的。
人都是经济性的动物,藩王们也在时刻琢磨怎么占国家的便宜,皇帝们不允许藩王们参政,那藩王们就专门生孩子好了,反正只要添人口国家就给钱粮。有些大的藩王每天要身边的太监给府里的妃子排表,谁排卵就和谁圆房。像晋王这些王爷有一百多个子女,自己都分不清谁是谁,要报请皇帝派专人来帮他管理子女。到了万历年间,如果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标准供养当时的宗室人口,全国的钱粮都给他们都不够。
宗室人口越多的地方,也是明末流民和民变越多的地方,陕西,四川和河南都是这样。当时四川的七成土地都属于藩王,所以四川有张献忠,河南的藩王扎堆一半的田地属于他们,所以河南是流民的重灾区,陕西同理,所以陕西有李自成。明末都是说西北干旱,造成流民四起,其实是宗室们把土地占领了,不给农民活路而已。明朝不是亡于天灾,而是亡于人祸。
明朝设立外地宗室本来是希望他们能拱卫中央,没想到最后是他们把国家给吃垮了,一项制度的发展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是例子。清朝在成立后,总结明朝的灭亡原因,把限制宗室耗费作为重中之重,并设立宗人府专门管理宗室。清朝规定宗室除非皇帝批准否则不可以轻易离开京城,把这些宗室放在皇帝的眼皮子下管理,不让宗室们去外地祸害老百姓,并且不断的削爵,不让宗室过于庞大,让供养宗室的耗费始终在政府财政的控制之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还得明朝的宗室制度说起,从朱元璋汲取宋元灭亡教训建立宗藩制度,或许也与朱元璋曾经的经历有关,为了防止子孙挨饿,朱元璋为自己的子子孙孙制定了极为详细的分封制度和待遇制度。朱棣手中虽然削去了藩王实权,但并未改变朱元璋定下的待遇制度。但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自己子孙的人数是成几何倍数增长的,越来越多的人口便开始成为了朝廷的负担。到了明末,数十万的大明宗室,对于已经极为拮据的朝廷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再加上宗室大肆兼并土地,大明江山岂能不被掏空?
△朱元璋
明朝宗室分封制度
明朝宗室与其他历朝历代的宗室制度有着显著的区别,早在朱元璋时期,他认为宋元之所以灭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于是他便建立了一套宗藩制度,《明史》有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这一时期的藩王乃是世袭罔替的实权藩王,虽然不担任任何官职,但却有自己的卫队和节制地方官员的权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