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中的“俗”,是很多书法家都不能摆脱的一个过程吗?
书法,书法家,自己的书法中的“俗”,是很多书法家都不能摆脱的一个过程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您的邀请!不是的。
书法在练习过程有掌握方法技巧的熟练程度之分;有书写水平的高低之高;只有在书写的审美情趣才有俗与雅之分。
所谓俗,通常是俗气、炫耀之意。一幅书法作品的俗与不俗和书写方法、书写时间的长短过程是没有关系的,关键在于作者内涵,是作者品德修养在其字里行间的自然流露。
媚人则俗,高古则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气主要是基本功不够深,临帖读帖少。书法是写字的艺术,讲究历史文化传承。有些人习惯学习书法临帖少并且各种别人写得好的就可以凑合来写。时间长了方法不对,写的书法自然就俗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下书法中存在的“俗气”,的确是众多书家都没能摆脱的问题。
然而,不仅仅是在当代书坛,追溯到古代的书法大家也是如此,如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有言:“余学草书三十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由此看来,古人也是在不断地汲取营养,慢慢规避俗气的。再来探讨当代书坛中存在的“俗”,其实追根溯源,主要是当代书法人缺乏涵养,读书较少造成的。
多年来,一些书法家并未深学传统,一味追求所谓的“头衔”,更是为了“钱”而写字,读书甚少,甚至不读书,只临帖写字,导致在书法创作中既缺少传统,又未能推陈出新。所以作品缺乏格调,变得“流俗”。
俗气之作
那么怎样让自己的书作避免“流俗”呢?
首先,要继承传统,入古出新。“入古”就是多去学习古代名家碑帖,但并不是所有古人的东西都是好的,要加以区分。“出新”就是在学习古代众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这是建立在继承古法上的。
其次,自古以来,凡是书法大家,在诗书画印上皆有所涉及,能在书史留名的书家,也都是德才兼备之人。所以说,我们除了学书之外,还要不断的提升文化和品格修养,要多读书,读好书。要行善事,做好人。最后,要不忘初心,淡泊名利。
高雅之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中的俗是书法过程都不能摆脱的?这句话很真确,论及俗与雅,首先想到的是,道家辩证思想,相互依存,相对而言,相互转化,俗气亦乃雅气的始端,雅到一定时间久了,转化成俗,因为条件有变化,一旦一种雅物,眼见成熟,则有成俗。在此雅俗不是褒贬之意,是事物之矛与盾,特指艺术而言,何谓雅,雅者乃特美也,俗乃平常美也,而今雅俗共赏,是为皆大欢喜,为艺术的完美境界。也是对艺术的正确辩证的诠释。
由此可见初习书法,必有的一条书路,首先由简单常规之法而一字一板而习练,即是有一定的基础创作,也乃从熟知章法入手,绝不会脱法而追求脱俗,因为还达不到最高境界。脱法的最高境界是臻熟法而自己创法,无法之外却有新意,曰创新,独有之法也是大众认可的,並非自以为是,因为每一步都是一种艰难的创新,並非每个人都能达到境界。
由此可知,每个人在书法创作过程贯穿俗气,尔后经过凤凰涅槃,则有蜕变成“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书法的雅与俗古今学者都有共识,所谓俗既学养不高至书法难以摆脱粗俗之气,古人所谓村俗之气。古今书家大都是学者士大夫,因此观其书作都可见高雅之气,近现代著名书画家黄宾虹林散之先生多次提出书画家要多读出。东坡公有诗日俯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对书法也有自已的见解,他指出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也。不读书脱不了俗气,写之百年匠人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有什么可怕的,难得的是“大俗”!
“雅”有什么稀奇呢,难做到的是“大雅”!
能通达“雅俗共赏”之人,必明个中道理……只是很难用语言定性。
古诗为什么分为《风》、《雅》、《颂》呢?
风~代表了庶民
雅~代表了文人学者
颂~代表了国家
以上的要求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从中了解了内涵后,还有没有必要在书法上争论“俗”呢?根何况你我本来就都是“俗人”啊……
上一篇:有没有适合高二党的英语课外读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