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匈奴人刘渊为什么自称汉皇帝?
匈奴,单于,汉朝匈奴人刘渊为什么自称汉皇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东汉末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原混战诸侯割据的时候,南匈奴归附曹操,被分为五部分散到各郡,从事实上消灭了南匈奴的藩属国地位,变成了内部行政单位——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南匈奴的汉化过程。
经过以上的历史变迁,南匈奴这一脉汉化已经非常彻底了,除了他们的领导集团还能追溯血统,底层的百姓跟汉人通婚现象很严重,已经很难区分了。而且南匈奴这一脉的匈奴领导集团,都习汉文化,游牧民族那一套早就忘光了,除了血统俨然跟汉人区别不大,甚至很多像刘渊这种以汉人自居的。
刘渊的血统
刘渊是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血统上自然要算匈奴人。不过总从汉高祖刘邦开和亲政策,将宗室之女嫁给匈奴单于,他们的后代就已经开始冒姓刘了。之后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和亲才暂时中断,但汉元帝时候又来了一个昭君出塞重启了和亲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南匈奴这一脉的汉人基因。
到了东汉和亲非常少,但偶尔能见到他们跟汉人权贵联姻,也有加强他们汉人基因的作用。
当然了匈奴人的汉人基因不止通婚、和亲、联姻这么简单,早在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就开启了统战模式在《史记》里明确地说了匈奴人是夏朝后裔,是汉人的表亲。这一条更是被汉化的匈奴人奉为圭臬,成为他们自称汉人的底气。
刘渊的祖先被认为是夏朝后裔是汉人表亲,冒顿单于时期就开始冒姓刘,经常和亲,到了南匈奴时代又和亲、联姻、通婚多管齐下,匈奴血统已经被稀释了许多,汉人血统逐渐增加。而且刘渊的母亲呼延氏也是汉化来的,更是进一步增加其汉人血统的成分。
文化认同上主要是汉文化,血统上汉人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刘渊是有资格勉强地厚着脸皮说自己是汉人的。然后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汉人本质上是一个文化概念,重文化认同,其次才是血统,这无疑给刘渊汉人身份增加了不少说服力跟筹码。
刘渊的幽默
刘渊建立赵汉,为增加其政权的合法性,祭祀了三祖五宗,三祖分别是太祖、世祖、烈祖,即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汉昭烈帝刘备;五宗分别是太宗、世宗、中宗、显宗、肃宗,即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不仅如此,这个刘渊还十分幽默,把那个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也奉为祖宗了。
当然了以上这些一方面说明汉化的南匈奴人跟汉朝关系紧密,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西晋政权腐朽导致人心思汉,刘渊是在利用人们这一心理。
刘渊公元304年自称汉王,公元308年正式称帝,公元310年驾崩,虽然时间短,但其子刘聪于公元316年攻灭西晋,可见其实力,以及他的这一套措施下来收拢了多少人心。
不过五胡十六国时期也是匈奴人的谢幕演出,仅存的南匈奴这一脉彻底汉化,成为汉人的一部分;其余小部分融入到其他民族,也追踪不到去向了,最终匈奴这个民族在这个历史时期消失了。
我是东海寻人,喜欢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评论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渊是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南匈奴单于的子孙,左贤王之子。汉高祖刘邦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所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因为刘渊是汉朝和匈奴和亲的公主所生下的后代,虽然他的身份其实是胡人,不过他却认为自己是汉朝的外甥。
刘渊是汉化匈奴贵族后裔,看见西晋日趋衰败、各地流民纷纷起义反晋的浪潮中,趁势在中原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匈奴汉国政权。汉国政权建立进一步把中原推向战争和动乱,同时改变了曹操以来匈奴五部统治结构,重新恢复了匈奴传统旧制。但从少数民族对汉人的长期统治过程中,为各民族之间深层次的融合,准备了条件。
那为什么刘渊建立的政权称汉呢?
首先,就是一个‘’合法性‘的问题。为了使得自己灭西晋司马氏更加符合天意。进而达到自己顺应天意而当皇帝的缘故。这是每一个开国皇帝都必须要做的,匈奴人刘渊也不例外。刘渊可是正宗嫡系匈奴冒顿单于的直系后裔,所以自称为汉室宗亲。
其次,就是刘渊曾经在西晋当过人质。受汉文化的长期熏陶,于是对汉文化也十分精通。正因此,刘渊起兵的口号便是晋朝窃取了大汉朝的天下。而自己作为大外甥,一定得替汉朝报仇,他便是要向刘备学习,兴复汉室。
另外,西晋崩溃后,连东吴旧属都曾经出现过短暂的恢复孙吴政权的活动,更不用说那些士族本身就是在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崛起的,所以,如果真的让他们看到重建汉朝的希望,其中自然会有一些人倒过去。这也是刘渊为刘禅发哀虽然现在看起来滑稽,但在当时,其实是有着清晰的政治意图的,也就是动员这些汉族士族参加到自己的集团中来。
元熙元年(304年),刘渊在南郊筑坛设祭,自称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立妻呼延氏为王后。署置百官,任命刘宣为丞相,以崔游为御史大夫,宗室刘宏为太尉,其余的人授官各有等差,国号为汉(史称汉赵、前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渊是匈奴人,一心想着兴邦复业,可他为何要称汉皇帝呢?这与能刘渊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形势有关。我们知道晋朝是个相当讲究门阀的时代,刘渊本来就是匈奴人,他的出身并不高贵,本就没有什么支持率的刘渊来说,要想取得士族大家的支持,必然要将自己的姿态放下,亲近汉文化,使刘渊倾心接受汉化;而刘渊在官场上受到的种种遭际和不公,也是逼使他主动向汉人、汉文化靠拢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其二,晋武帝时,王浑、王济等人举荐刘渊担当消灭孙吴的重任,却遭到了孔恂、杨珧等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谏辞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晋书》)八个字,既刺痛了刘渊的自尊心,也反映了汉匈之间难以消除的民族隔阂。 孔恂、杨珧是朝廷重臣,代表着朝野相当一部分汉人的思想和观念,他们鄙视、仇恨胡人,更抵触像刘渊这样文韬武略的匈奴人,使刘渊屡不得志,甚至一度险遭不测。
上一篇:网络推广费用是如何计算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