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汉朝霍光、明朝张居正这些曾权倾一时的权臣,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张居正,皇帝,万历历史上,汉朝霍光、明朝张居正这些曾权倾一时的权臣,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比之掌握实权的皇帝如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们既是权臣也是能臣,霍光和张居正辅政期间,权倾朝野,大权独揽,文武百官只看二人而不看皇帝。这样作为封建王朝标志性的皇权就被弱化了,皇帝大权旁落,导致皇帝的权威受到威胁,这是封建王朝最大的忌讳,并且此二人未能培养接班人,导致他们死后无人继承他们辉煌的成就,皇帝在他们辅政期间都被闲置,这也导致后来他们生死族灭的原因。
霍光霍光,字子孟。他追随汉武帝长达三十年,汉武帝死后,霍光作为汉武帝忠实的追随者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官居司马大将军一职,汉昭帝继位时才年仅8岁,然而汉昭帝21岁就去世,还没来得及巩固皇权,只好继续拜托霍光,霍光立刘贺为帝,刘贺这厮太急于掌握皇权,才仅仅27天就被霍光废了。霍光又立汉宣帝,霍光自己小心谨慎,然而坑爹的子女太多,霍光的女儿嫁给了汉宣帝,汉宣帝立原配为后,霍家人竟然刺死了皇后,让霍光女儿当上了皇后,霍光的儿子及女婿都大权在握,据史料记载,汉昭帝见霍光的子女都要惧怕三分,汉宣帝想亲政,霍光不允,皇权和相权相争之事在霍光死后爆发,汉宣帝灭霍光全族。霍光行废立之事,足以见得当时他的权力有多大。
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张居正比霍光有过之而无不及,万历皇帝继位时10岁,他张居正把皇帝当儿子一样管着,万历不肯读书,皇太后说:“张先生闻之,奈何”,吓得万历不敢怠慢,张居正把持朝政,万历无所事事,宫女教唆万历玩女人,张居正知道之后把所有有关人等全部杀之,张居正的家人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据说百官看到张家的仆人都要毕恭毕敬,生怕惹怒张居正,自古相权压倒皇权的下场就是生死族灭。
当然了,他们大权在握之际,国朝实际上是安居乐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谢谢邀请,我是扬眉的南石,这是一点浅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是历史风云阁阁主!
死亡是人生的归宿,在中国历史上,就算是帝王最终也只有尘归尘土归土。如果皇帝死亡的时候,国家政局稳定,又已经立下了继承人,那么王朝自然就会继续传承下去。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前提条件呢?帝王一般会直接指定继承人,然后指派几位辅政大臣辅佐新帝。新帝亲政之前,国家大事都是由这些辅政大臣来决定的,大权在握的感觉就会使人滋生欲望,甚至想要废帝自立。霍光和张居正就是各自时期权力滔天的辅政大臣。
霍光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人,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他们都是被先帝指派给新帝的辅政大臣,通过与其他辅政大臣之间的政治斗争,掌控了巨大的权力。他们俩仿佛像历史上相似的两朵花,甚至下场都近似一样。
霍光
霍光是西汉著名的权臣和政治家,位列麒麟功臣阁十一功臣之首。霍光与汉朝名将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霍光年幼时,霍去病将他带到长安亲自带他从政。霍去病去世后,霍光侍奉在汉武帝左右。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指派当时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与桑弘羊、上官桀等四人一同辅佐年幼的台子刘弗陵登基,史称汉昭帝。在与其他几位辅政大臣的政治斗争中,霍光得到了汉昭帝的完全信任,最终霍光取得了胜利,得以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了汉朝的实际决策者。
霍光在掌权期间,汉宣帝因为年纪小,将大权交给了霍光。霍光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外恢复和亲政策,缓和与匈奴的关系。在霍光当政期间,因为汉武帝连年征战所耗费的国力有所恢复。不久后,汉昭帝驾崩后没有留下子嗣,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
刘贺本来是没有机会继承帝位的,这下天上掉了个皇帝馅饼砸在他头上,可不得晕了。于是刘贺带着自己的昌邑王国的班底进京登基。本来是所有人都认可的皇帝,在霍光的辅助下,刘贺本应该做一辈子的帝位。但是刘贺此人本事不大,野心不小。在他那些手下的怂恿下,刘贺开始展开跟霍光夺权的斗争。
可是霍光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刘贺行事太急,想要控制霍光的外孙女上官太后,不仅让霍光知道了刘贺的阴谋,而且触动了霍氏一族的逆鳞。霍光决定效法商朝的伊尹,开始收集证据,仅仅在刘贺登基27天后,霍光便以好逸恶劳、为人荒唐、喜好声色等种种罪名安在刘贺头上,将刘贺打为昏君一党,要求上官太后废黜刘贺。霍光还亲自动手除去刘贺身上的印玺绶带,将刘贺带来的几百亲信尽数诛灭,将刘贺贬为庶人,赶到昌邑国软禁起来。
因为霍光凭借自己权臣的地位和权力的废帝之举,后世常常把他和伊尹并提。后世人若有想废立皇帝之举,几乎都会提到“效法伊霍”这个理由,以保证自己的行为正当合法,是为了国家着想,比如董卓、曹操、王莽等人。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天子与太后都前去吊唁,朝中大臣也纷纷到场。汉宣帝更是破格将霍光以帝王之礼下葬。为了表彰霍光的辅政之功,汉宣帝给霍光二字谥号“宣成”,此前只有小何、张良和霍去病的谥号是两个字,这足以证明霍光的地位。可是霍光死后不久,汉宣帝就以谋反罪将霍家灭族,株连者无数。但是霍光的地位却并没有被否定,纵然霍光执政期间侵犯了皇权,汉室还是一直尊奉霍光。在麒麟阁十一功臣中,霍光居首位。
张居正
张居正辅政时,万历皇帝也只有十岁,张居正但是的地位是帝师,手把手的教小皇帝读书写字,完全是把万历皇帝当儿子来养。万历皇帝年少时,宫中的太监教唆皇帝沉迷于女色,张居正直接将宫中太监来了一个大清洗。
张居正不像霍光一样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霍去病这种位高权重的人提拔,张居正的成功完全是自己一步步爬上去的。隆庆皇帝死后,除了张居正,还指定了高拱和高仪同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万历帝。当时三位顾命大臣是以内阁首辅高拱为首,后来张居正取得了李太后的信任,与冯保联手斗倒了高拱,成为了明朝最有权力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后,自然要扩大自己的掌控权力。明朝内阁实际上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一般来说人数都不会太多,张居正任首辅后,几乎代替皇帝行使权力。比如在任免官员上,都是由张居正和吏部列出候选人名单,再交由皇帝批复。实际上,官员任命的权力已经交到了张居正的手上。
上一篇:如何看待QGhappy在总决赛4:2打败eStarPro获得第一届世界冠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