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中原打的不可开交,蒙古为何不趁机南下?
蒙古,明朝,中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中原打的不可开交,蒙古为何不趁机南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逃脱后不久就被其部将也速迭尔缢杀。
至此北元算是彻底灭亡。
后面的第七次和第八次北伐是由九大塞王中的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统领的,虽然规模没有之前大但也大大打击了蒙古。
也就是说明朝北伐开国时结束了元朝全国性政权的统治,开国之后的第六次北伐是将割据政权北元彻底消灭,至此回归蒙古部族状态,之后两次北伐更是打击蒙古的势力。
而且自从北元灭亡以后,蒙古草原上就开始了对于大汗之位的争斗,恢复元朝全国性政权的口号成为过去式,大家的目标成为了大汗之位,草原上也并不是那么太平了。
所以说到了朱棣起兵靖难之时,蒙古不只是元气大伤无力南下,就是内部也是不太平,朱棣起兵的同年蒙古鬼力赤发动政变成为实际统治者,但为了稳固内部,也并没有心思南下。
也就是说当时蒙古既没有能力加上内部争权夺利的原因就没有南下袭击明朝了。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靖难发生前夕蒙古是个什么情况?
朱元璋在世时,通过蓝玉的北伐,北元势力被大大削弱,已经远遁漠北。但朱元璋仍不放心,“朕有天下,胡虏远遁久矣。然萌孽未殄,不可不防“,先后通过在边塞设置卫所、招降故元知院捏怯来、辽王阿札失里以及通过藩王戍守的方式,建立了一整套的防御格局。
在洪武末期,明朝的北疆已经形成了辽王、谷王、代王、宁王、燕王五藩防御蒙古的战略格局。由于蒙古各部已经没有实力大规模南下,所以主要以袭扰为主,目的也是为了获取财货,并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和实力。
2、靖难发生时蒙古在做什么?
上面已经提到,蒙古各部即使南下,也以掠夺财货为主。那么靖难发生时,蒙古部落有何动向呢?在燕王朱棣兼并宁王兵力发动靖难之役南下后,谷王、辽王、代王也奉诏还京,这个时候明朝的北疆是空虚的。
所以,蒙古各部也趁势南下。据《明实录》记载:“建文二年二月癸丑,谋报胡寇将侵边,上遣书谕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并谕瓦刺王猛哥帖木儿等晓以祸福。”这里的“上”可不是指建文帝,而是指朱棣。
也就是说,蒙古各部趁明朝内讧,南下袭扰,但朱棣通过怀柔手段(猜测可能送去了部分财货),与蒙古各部遣使通好,化解了危机。
这里就回答了题主提出的问题:“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中原打的不可开交,蒙古为何不趁机南下?”答案是南下了,只不过被朱棣化解了。至于原因,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蒙古各部实力有限,南下的目的仅仅是抢掠一些财货,所以很容易被怀柔。
当靖难之役打了近4年后,蒙古部落中的鞑靼、瓦剌和兀良哈才通过兼并其他部落,逐步强势崛起,对明朝形成了事实上的威胁,但这个时候的明朝也已经完成了内部统一,并由朱棣统帅发起了北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此时此刻的蒙古并非朱元璋时期的蒙古力量。朱元璋打天下时将蒙古力量早就赶回大漠深处了,再者朱棣驻防北京,就是防止蒙古力量骚扰大明朝。朱棣发动靖康之役早就防备他们了。因此蒙古没有趁机攻打明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彼时的蒙古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纵横欧亚蒙古铁骑大杀四方了,已经被朱元璋杀的节节败退退居大漠深处去了,可以说是比老家还远,能够自保休养生息已经算是够了,哪里还有功夫图南?所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元璋在登基前,赶走元朝统治者,之后又几次派大将打到了蒙古境内,严重摧毁了蒙古人的战斗力,加上朱棣长期在北京对抗蒙古,发动靖难之役也防备了他们,所以蒙古人根本不敢南下,只能坐山观虎斗,趁朱棣叔侄你死我活之际好得渔翁之利。怎奈朱棣四年间便赶下了建文帝,做了皇帝,也没有机会让蒙古人东山再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蒙古人已经被朱元璋和燕王朱棣揍了几十年。现在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可以不挨揍。没有百分百机会的情况下,哪里敢冒险来招惹朱棣。
上一篇:怎样才能在冬季保持好身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