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些家长一心想让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却对知识以及老师并不尊重,这是何种心理?
老师,知识,孩子一些家长一心想让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却对知识以及老师并不尊重,这是何种心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后没知识的人更拽。国家发展了,人们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国家会照顾没知识的人群,如果不照顾他们,就会影响国人素质,影响国家形象,从而影响GDP。所以他们不用尊重老师,今后国家还要花高薪去请他们学习,他们是有深谋远虑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不读书,无知心理……看视频,人,为什么要读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知识、尊敬老师的风气,第一要加强老师的素质培养,让人感觉出老师是真有知识的,这具体地说,比如语文老师,给学生讲语文课本中的名篇时,应该是自己能直接背诵出来,而不是照着课本讲课;老师讲解这些名篇时,应能激情四溢、把学生带入情节中。如你是数学或者物理/化学老师,你给学生讲课,起码应能随手就写出典型例题而不是照着书本来写出例题吧?,等等吧,这才叫有知识。老师的素质还包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用到的一些东西吧,比如会组装电脑、会装计算机操作系统,熟练使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等;另外,就算一些著名的游戏,恐怕你也得玩得不比学生差,老师有了这些素质,学生还牛啥呀?他们还有啥不听话的?第二,老师可适当锻炼身体或者练武,这就是告诉学生:现在你知识不如我,就连打仗单挑,你也不如我,所以你在我们班,就得听我的。老师们做到这两点,何愁没人尊重?何愁学生不服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都比较尊师重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常的,中国人都有种投机心理,一个家族若想达到真正的尊师重教的家风,没有四五代人的不懈努力是做不到的,有些道理大家都懂,但落实到行功中去是挺不容易呀,能真正做到尊师重教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必定不差。题中所讲用知识改变命运也是一种投机心理,正确的是敬畏知识,尊重师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教师不够尊重是因为现在的教育不配得到尊重,教师作为直接面对家长的群体,不过是代人受过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师\"这个概念具有两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有时是集合概念,有时个体概念。一般是集合概念,如:\"我们应该尊重教师。″是集合概念。再如\"我是一名教师,\"是个体概念。所以平常说:\"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用的是集合概念,不是指单个教师本人,单独一名教师值不值得尊敬,要看这名教师是否具备一名教师应有的师德。
教师都是由专门学校毕业的,具有基本专业技能和师德水平,不具备师德的只是极个别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认识如家长,老师,社会有不同的认识走向分弃并且形成对力,教育为本让孩子学习有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