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公孙瓒拥有十几万兵马,为何最后却一事无成?
公孙,袁绍,幽州公孙瓒拥有十几万兵马,为何最后却一事无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幽州,幽州牧刘虞与公孙瓒都是大军阀,刘虞在幽州是得到当地大姓豪族的支持的,刘虞是汉室宗室,自然是豪族们的首选对象。而公孙瓒虽也出身于一个不错的家庭,家里世代都是做郡太守的,但公孙瓒的母亲出身卑贱,自然公孙瓒自然社会地位也不高。同样的袁绍虽然也出身不高,但长袖善舞,在豪族圈里口碑颇佳。公孙瓒没有袁绍的手段,所以并没有得到幽州当地大姓豪族的支持。他自己对这些豪族也没有好感,在他的所辖境内,对“衣冠子弟有材秀者,必抑使困在穷苦之地。”
刘虞是公孙瓒的上司,但是公孙瓒看不上刘虞。公孙瓒对待胡人毫不客气,猛打猛杀,而刘虞多采取怀柔政策,公孙瓒频频与刘虞作对。随着公孙瓒势力的扩大,刘虞也越发难以控制,面对一山难容二虎的局面,刘虞在豪族的支持下,趁着公孙瓒与袁绍界桥之战失败的时机进攻公孙瓒,结果失败被俘。公孙瓒不仅杀了刘虞一家,连同幽州支持刘虞的大部分豪族也都杀掉了,以致“衣冠善士殆尽”。此举极大的得罪了这些豪族。
于是,刘虞的部署,也是幽州的豪族鲜于辅、鲜于银推举阎柔为首领,号召汉人和胡人,集合数万人马讨伐公孙瓒,在潞北大败公孙瓒部下渔阳太守邹丹。又与刘虞之子刘和一起联合袁绍的兵马共计十万之众,在鲍丘斩杀公孙瓒两万多人。不久之后,幽州的代郡、广阳郡、上谷郡、右北平郡四郡的老百姓纷纷起义,杀了公孙瓒所任命的官吏,与刘和、鲜于辅的联军汇合,显然也不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公孙瓒曾经得罪过的“衣冠善士”。
经此几役,公孙瓒损失惨重,退守易京,死守不出,终于在建安四年三月被袁绍攻破,兵败被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0多万精锐骑兵。。一万多都不知道有没有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孙瓒失败原因:
1.对比袁绍,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与鲜卑,乌丸等游牧民族相邻,长期交战;
2.政治外交上与周边势力均交恶,没有外援,最终先被胡兵大败削弱,又被袁绍逐一击破;
3.经济民生方面没有建树;
4.缺乏政治军事人才,也没有相关的人才培育体系;
5.作为领导人,公孙瓒易躁易怒,性格缺陷严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管理不行,手下有没有牛逼的谋士。袁绍也不被曹操干掉了,袁绍是比上不足,比下(公孙瓒)有余。自己觉悟又不行,自己没两把刷子又不听手下的。成大事者要不自己牛逼,要不能虚心接受左膀右臂的意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身边文臣许攸,田丰等,武将有颜良,文丑等河北四庭柱。这在身份上,资源上,政治上,军事上就都已经领先了公孙瓒。
公孙瓒还也没有统一北方的大志,他建筑高台,储存几十年的粮食,企图躲在里面偏霸一方,但在他治下的百姓生活缺极苦,这是他不得人心。
后来他与袁绍会战,公孙瓒的骑兵被袁绍的大戟和大弩伏击所击败。
公孙瓒论实力确实比不了袁绍,哪怕和坐拥荆州的刘表比也比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玩的是权谋,大侠干不过小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孙瓒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有勇无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孙瓒在边境与游牧民族作战中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白马义从。他和袁绍交战开始也是有胜有负可惜最后失败了。公孙瓒杀了深得民心的皇族刘虞证明失去了人心,这件事证明他的政治能力不行。而袁绍家族出了四世三公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世家大族,这种深厚的背景让袁绍初期有很多谋士和武将相助(后来袁绍败给曹操是后话了)。在这种巨大差距下双方交战公孙瓒失败是迟早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