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原文,如今还能找到吗?
道德经,老子,周易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原文,如今还能找到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原文,如今还能找到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已经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告诉我们有与无,就是道,天地之始至今无中生有,有中从无。有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法门。两者辩证统一,矛盾共存,是一种玄幻的东西。因此,对于你的提问,我还是用“道”来解释:道可道,非常道,道无道,无间道。如果我说有,没有证据,不该妄下结论,如果说没有,意外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还是静观其变,道法自然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是有的!
按照心智玩家目前的研究进程来看,《郭店楚简·老子甲》就非常完整地保留着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应该称为《道德经》,而应该称为《老子真经》。
《道德经》是后人校注的产物,其内容与《老子真经》完全不同。
《郭店楚简·老子甲》总体上,包含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正式开始修炼之前所需要进行的准备,一共有四章。其中,第一章老子提出了训练「心智系统转换」的总体策略:先强化第二层意识,在第二层意识强化的基础上再强化第三层意识。第二章老子打了一个比方,用来说明「强化第三层意识」对在现实社会中面对竞争关系的帮助,这是在给初学者鼓劲、打气,第三章老子说了普通人练习《老子真经》需要解决的三大根本性问题,第四章老子说,为了练好《老子真经》需要不断提升练习环境的难度,要为国君去管理国家。
第二部分是《老子真经》的核心部分,是修炼的总体框架以及基本功的所在,共七章,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除了第五章是训练的总体框架以及基本功,在其他章节中,还包含了「内思(一种很高的思考方法)」的运用方法、精通技艺的运用方法、以及初学者与练习资深者如何避免在不同练习过程中会犯的错误。
第三部分是老子自己练习《老子真经》的全景式描述,是老子修炼的实证,以及为后世修行者提供的指引,总共五章。从第十二章到第十六章。其中有修炼的全貌描述,也有非常具体的关于打坐、关于强化元神意识的掌控、如何回收能量的分享。
第四部分是老子对推广《老子真经》的建议,只有一章,第十七章。
第五部分是《郭店楚简·老子甲》的下篇,共有四章,是老子针对如何回收元神本体能量,进行的深入论述。与之前的内容不同,在这四章中,老子讲到了“系统自动力”与回收元神本体能量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些内容你在《道德经》中,是读不出的,但是,你用《道德经》的字义去“通假、衍文”篡改《郭店楚简·老子甲》,那你从《郭店楚简·老子甲》读到的,也只能是出土最早的《道德经》而已。
心智玩家已经用甲骨文、金文字义解读了《郭店楚简·老子甲》,还原了《老子真经》,有兴趣可关注:心智玩家,阅读相关的文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问答70章:揭示老子的不宣之秘
本章的正解,从来就没有人参透,饶尚宽所言很具代表性:“老子坚持的清净无为之道,有根据,有主旨,易知易行。然而,天下无人知,无人行,甚至连老子本人也知之甚少,无人理解。尽管如此,作为圣人还是要披褐怀玉,坚持行道,顺应自然,守护三宝。”有根据有主旨之道就是清净无为之道?老子自称为“圣人”?这些都是说不过去的,我们单就这段总结的基本方向来分析,可以断定是完全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不知道本章的特殊性,它完全不同于之前章节的内容,而是老子为《道德经》写的“后记”,我们不能用前面章节的思路来推导本章主旨。按照帛书本德经顺序,到这个章节全书就结束了,其后的九个章节都是后人添加的。从写“后记”的角度,老子应该告诉世人整部书的缘起、结构、思想,老子也确实谈了,但却只说了谜面,而把谜底留给了后人。如果《道德经》原著没有被修改,也许谜底早就被破解了,但历经几次改版后,老子的原著早已面目全非,致使两千多年来未见《道德经》真解。
文 | 杨吉德
我在前面写了七十一个章节的注解,逐一揭示了这些秘密,但很少有人赞同,因为人们读熟了二千多年的假经假解,真解的出现反而变成了离经叛道。读者不妨反思一个问题,你在读任何一部注释《道德经》的著作时,有没有作者告诉你每一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肯定没有!不是没有主题思想,而是没有人知道。所谓的以一“道”而贯之,是假的老子思想。要了解《道德经》的真实思想,必须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寻找,因为《道德经》就是一部对《周易》卦的阐释和思考,每一章的主题都是对所对应卦思考产生的新思想。本文将把《道德经》七十一个章节与《周易》六十四卦的对应逐一列出,以明白每章思想的主题和缘起。精读过《周易》的人才能真正领悟《道德经》每章的主题思想,说到底,《道德经》是老子对《周易》思想的深度思考和发展。在此也说明一点,《道德经》各章节的文字有一个清晰的演变过程,就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版本,王弼本是对帛书乙本的修改,帛书乙本是对帛书甲本的修改,帛书甲本是对竹简本的修改。竹简本的文字基本为原文,缺点是不完整,属于选择性的摘抄。欲读道德真经,必先看竹简本,竹简本没有的章节参看帛书甲本,甲本缺失的再参看乙本。同样的《道德经》,竹简本和帛书甲本是治国大纲,王弼本是修行思想。有异议的读者可参看我对德经部分的注释(道经部分拟重写,但主要观点不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