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皆得最后却抱憾而终?
刘备,卧龙,凤雏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皆得最后却抱憾而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张好牌,都被刘备打烂了。
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连得荆州四郡,卧龙风雏都在,大将关羽,张飞,赵云,人才济济,水陆大军也有好几万。
庞统献计西取巴蜀,还有张松,法正作为内应,正好刘璋邀请,刘备同意了。假意伐张鲁,乘机获取益州。庞统给出上中下三计。刘备仁慈,如果在宴会上擒住刘璋,益州唾手可得。刘备只选用了中计,转头一点点攻取成都。天不佑刘备,庞统惨死落风坡。
刘备急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入蜀。后来荆州后防空虚,遭孙权偷袭,吕蒙白衣渡江,关羽首尾难顾,败走麦城被杀。
刘备不顾赵云.诸葛亮劝阻,决意报仇,发动夷陵之战,结果惨败而归。这是刘备最大的败笔。蜀国精锐尽失,再无力量问鼎中原,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从流传下来的史料来判断分析,历史上确实有诸葛亮、庞统这两个人。但是将两个人神话成卧龙、凤雏,这就是评书和演义的作用了。二人究竟有没有如此之大的能力,也不能从演义上做结论。
其次,假设二人真像演义描述的那样计划谋略过人,左右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还是不现实。我们可以让时间穿越到三国演义中去:在第三十五回“选得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隐主”,水镜先生对刘备说的原话“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第三十六回,徐庶走之前向刘备推荐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可安天下”和得天下还是有距离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房无间地无一垅的刘备,经过三顾茅庐之后,请出来诸葛亮。经过赤壁大战后周瑜病故,诸葛亮在东吴吊丧时偶遇庞统推荐给刘备。至此,刘备卧龙凤雏都得到了。
蜀国战略方针确定之后,二人也参与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一个国家的诞生不是一二个人就能左右的,天时、地力及人和要综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而魏国曹操所占据的中原几乎包涵了全部,蜀国想要夺取中原统一全中国,几乎没有可能。这是真实的三国,而非《三国演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复杂,,你只看到刘备有卧龙凤雎,你怎么没看到曹操有司马懿,孙权有周瑜,,历史上草船借箭的赤壁之战没卧龙啥事,完全是周瑜一手策划,,刘备有五虎将,,曹操也不差,,手下猛将如云,,就是孙权也有黄盖,吕蒙那样能征善战的良将,,而且吕蒙跟别人不一样,,人家好学,,不甘心做个匹夫之勇的武将,,乃是帅才,,一帅顶5将。。。三国就是个大才争锋的年代,,主要还得看君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张好牌,都被刘备打烂了。
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连得荆州四郡,卧龙风雏都在,大将关羽,张飞,赵云,人才济济,水陆大军也有好几万。
庞统献计西取巴蜀,还有张松,法正作为内应,正好刘璋邀请,刘备同意了。假意伐张鲁,乘机获取益州。庞统给出上中下三计。刘备仁慈,如果在宴会上擒住刘璋,益州唾手可得。刘备只选用了中计,转头一点点攻取成都。天不佑刘备,庞统惨死落风坡。
刘备急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入蜀。后来荆州后防空虚,遭孙权偷袭,吕蒙白衣渡江,关羽首尾难顾,败走麦城被杀。
刘备不顾赵云.诸葛亮劝阻,决意报仇,发动夷陵之战,结果惨败而归。这是刘备最大的败笔。蜀国精锐尽失,再无力量问鼎中原,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英雄可不止一个卧龙,凤雏;还有幼麒,冢虎。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问题的关键也在这儿:是可以安天下,而不是可以一统天下。
创业与守成,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他们从政的优势要远远大于创业。因为创业需要进取精神,守成则需要平衡关系。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备的实力有点太弱了。
曹操占据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孙权占据地利,划江自治,自成一统。倒也落了一个逍遥自在。
刘备占据人和,靠着一把兄弟们的支撑,白手起家。
白手起家这4个字啊,听上去可美的不行。可隐含着的却是没有岁月的沉淀和财富的积累。我们应该还能清楚的记着,刘备在进了益州后夺了刘璋的地盘。马上大封群臣,大肆奖赏,将刘章父子几十年的积累,挥霍一空。贫困日久,突然乍富。这和中彩票是一个道理。
上一篇:为什么一些人喜欢自驾北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