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全面了解、读懂《史记》?
史记,列传,司马迁如何全面了解、读懂《史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如何读《史记》,梁启超先生已经有过非常精准的总结。
他说,读《史记》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常识的读法,一种是专业的读法。 不管哪种读法,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入门的准备。
第一,要先读《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司马迁传》。这样可以了解成书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和全书的概貌。
第二,要读《汉书·叙传》论《史记》的部分,还有刘知几《史通》之《六家篇》、《二体篇》、《正史篇》,郑樵《通志·总序》论《史记》的部分等等。读这些是为了理解《史记》在史学界的位置和价值。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正史,又极富文采,其地位与四书五经并列。 但是呢,《史记》全书卷帙颇繁,一般人不容易全部通读下来。为了节省力气,我们可以先剔除以下的部分:
第一,《史记》中的十表部分,只阅读序文就可以了,表中的内容不需要去阅读。
第二、八书本来是很重要的,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史记》的这个部分有可能是东汉人篡改的,所以与其读《史记》,不如去读《汉书》。
第三、世家的篇目中,关于吾、齐、鲁、郑、卫、宋等春秋诸国的各篇,它的材料一般都是取自于《左传》,所以读过《左传》这个就可以不读了。 但战国的部分还是要读,因为《战国策》写的太乱了。
第四、巜武帝本纪》、《日者传》、《龟策传》,这三个传已经证明是伪书,且写得浅白杂乱,那就不需要读了。
通过上面的甄别,基本上就把全书1/3的部分给删除了,所省的精力已经不少了。
剩下部分的读的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如果是抱着研究《史记》的写作方法和创作目的去读。
应该提高眼光,鸟瞰全书不可拘泥于词句细节的研究。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司马迁所想表达的"一家之言"。 试举例子。 《仲尼弟子》、《老庄申韩》、《孟子荀卿》等传,把先秦各学派的发展脉络很详尽的写了出来。《司马穰苴》《孙子吴起》等传写的是军事,《屈原贾生》《司马相如》等撰写的是词赋的事情,《货值列传》专注社会经济,《外戚》、《佞幸》两传暗示汉代政治所伏的危机。 本纪从三皇五帝写起,世家从吴太伯起,列传从伯夷开始,都含有表彰让得的意味。
第二、若是以研究古代史迹的目的去读。
应该先观其大略,将全书一气呵成浏览一遍。然后再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每个时代的关键要点,专门研究这几个要点的关系,去精读。这样才能抓住要点,不至于泛泛而读,什么收获都没有。
第三,如果以学习《史记》的文采为目的去读。
这就凭个人爱好了,但是梁启超先生列了他最喜爱的,认为最好的篇章是,《项羽本纪》、《信陵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是史书名,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撰写。《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通史。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其中有少部分为他人补撰。
《史记》记载了中国自远古年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共约三千年,是史书中记载年代最长的一部。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前后历经了十四年,才完成此书。
本书本纪部分主要记载历代帝王的政绩。世家部分主要记载诸侯国和汉代诸侯贵臣的兴亡。列传部分主要记载重要人物的事迹或言行。书表部分主要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礼乐,音律,天文,历法,财用,水利,封禅等。全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余字,被历代史家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作者司马迁的人生运命多舛, 因替李陵败后投降一事辩解而身遭宫刑,后任中书令,仍发奋顽强地继续用他的饱学识见,撰写完成了《史记》这书。
历代对《史记》的评价很高,如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要全面更好的阅读和了解《史记》,很有必要了解司马迁其人和其所经历诸事,统一起来,就能更好的理解《史记》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一部真正的纪传体纪实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此书作者:司马迁,受尽身体上严重伤害,被制作成人彘,至此没有后悔过著作此书,也没有毁卷偷生!此人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德操胜伟!对于铁石心肠的武帝,依旧在暮年对此人肃然起敬!对于德操胜伟的人的著作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加需要阅读和观赏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