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方腊拥众百万,纵横北宋东南半壁,为何还是被剿灭了?
方腊,北宋,起义军方腊拥众百万,纵横北宋东南半壁,为何还是被剿灭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杭州一战,逆转整个战局。四月初二日,摩尼教教主郑魔王被俘。童贯以中军驻守杭州。此时方腊残军尚有二十万,虽力战而败,逃入帮源洞,深据其中,官兵不敢入。
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二十四日,官军发动总攻击。王渊的裨将韩世忠,潜行清溪溪谷,生擒方腊,七月戊子,童贯俘方腊送往首都汴京,八月二十四日丙辰伏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腊虽败也败的硬气,梁山好汉死伤过半了,可以说,梁山班师回京的路上简直就是草木皆兵,个个已无斗志了。这就是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道理方腊不懂,身边也没啥出色的谋士进行规划!打下了小小的浙江省,自身实力还远远达不到与赵宋分庭抗礼的程度就头脑发热称帝,触犯赵家王朝大忌!这点,方腊还不如黄巢和李自成!所以宋王朝会快建调集全国精锐兵力消灭方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宋气数未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低估北宋的军事实力。对大金的外部作战不行,但是对内作战还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梁山好汉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腊在历史农民起义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起义发展高潮,拥兵数十万,占取江南,建立以农民为为首的政权。由于固步江南没有乘势发展,一举破朝,反被朝庭攻败所害,农民.起义总是轰轰烈烈开头,草草悲剧收场,根本的原因,农民地盘意识浓厚,轻易难行,束缚限制前进步伐,功败垂成.无以成业,但农民的意志和不拨的精神是伟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水浒传》中108人,各个武艺高强,再加上江湖道义,兄弟情义深,所以在征讨方腊时才会显得英勇,方腊最终失败。
从历史角度来说,方腊的起义军大为乡勇,未经过专业训练,抵挡大宋的职业军人,基本没有胜算,再加上他们的领导和指挥能力薄弱,所以导致方腊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方腊不可能有数十万人马。二,大宋百姓生活还可以,能活下去何必造反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篇小说《水浒传》的问世,让北宋末年发生的方腊起义广为人知,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中,方腊起义也的确有着同样高的地位!也一度让北宋集团惊恐不已,但这场起义在轰轰烈烈的同时,却在第二年就直接宣告失败和消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