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学习高中知识?
高中,自己的,都是如何学习高中知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中是学生由孩童变成大人的阶段,是人生学会独立的阶段。
当孩子步入高中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就要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要让孩子们以大人的姿态开始学习生活。
首先要听取他们对于高中学习的规划和意见,网络很发达,获取规划和途径也很多,家长在这个话题上是辅助者。
其次要清楚孩子们可能会在哪些学科上有困难,提前给孩子们一些可选的方式和方法,让孩子感觉是他们自己拿的主意、做的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另外,要给孩子讲身边故事,尤其要讲讲家长自己,或者让孩子讲讲他们的同学以及其他学校的同龄者,在交谈中和孩子一起建立共鸣,并共同得出如何做的结论。孩子是家庭的一员,高中的学习同样也是家庭共同的事情,家庭成员要共同努力。
作为家长注意日常不要太情绪化,要把自己的焦虑调整好,更不必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适当让孩子承担家务,定期组织家庭成员的外出和社交,这样把规划和日常生活融合起来,高中的学习生活也会变得比较从容,孩子也因此会保持一个阳光的状态,有助于学习的效果。
当然,有时候有些孩子的自律能力还达不到,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陪伴,关键时候面对原则性问题,家长还是需要强硬一些,大的前提是要和孩子达成共识。
高中的学习压力肯定不小,学习内容比较多,好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家长首先要通过互联网分享更多更好的方法,并和孩子共同去尝试并确定适合的学习方法。
当成绩是家长与孩子共同面对的挑战的时候,让孩子感到不是孤军奋战,而主动权又在孩子自己手中,此时,成绩一定是越来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每天的学习都需要按一个合理的顺利,每个科目的学习更具有前后连贯性。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从而导致学习节奏的混乱,最后导致知识消化不良。
1、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背诵、记忆时出错频繁
2、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听懂了,过几天后一问三不知
3、经常需要翻书查看例题和知识点,做题和考试磕磕绊绊
4、看似上课听懂了,还是不会做题。
其实基础薄弱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没有预习的习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听课 ;其次是不会巩固复习,对学过的知识消化不良,造成基础越来越不牢固;
在一个就是不重视平时的作业和练习,导致学习基础越来越差;
最后,不会运用学习技巧,学习方式生硬、呆板,导致掌握的知识零散。
那么,解决的方法就是:强化基础训练,夯实基础,学会预习,专心听讲,变被动为主动 。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认真作业,强化训练,温故而知新 ,活学活用,提高效率,步步为赢。多做题,多练习成绩一定会有提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做好新的征程的心理准备。
这种心理准备要在心理上认识到自己是一名高中生。这个身份,同以往有着非常巨大的区别。如果说,小学阶段是快乐的,初中阶段是懵懂的,那么高中阶段应该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这种痛,来自于对自己高中知识的理解上,课程进程的速度上,与众多都与高考有关的课程上。
初高中的衔接过程,很多高中生在进入高中的初期就容易迷失自己,总是在缅怀初中之前的辉煌。这个阶段,其实是越短对高中生活越有利。老师们叫这个时期为“缓苗期”。也是学生进入高中的适应时期。如果在“缓苗期”中,出现成绩有巨大反差时,就是没有很好的渡过这个缓苗期。比如:在初中时,语数外三大主科经常是优秀率,85分以上。可是上了高中一个月的月考,连及格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这就是“缓苗期”不适应造成的。也是高中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原因。
其次,要做好必要的学习准备。
想要顺利的渡过“缓苗期”,就必须要懂高中生活究竟应该怎样做。一是初中的预习、复习,增加练习这一套还是适用的。应该继续加强。二是对于理科的知识,仅完成作业,已经是远远不够了。作家韩寒曾说:文科理科,其实都是在磨屁股。其实就是指学生要能坐住板凳。理科知识必须把所有习题,每个专题都要做到位,不可小看任何一个小题。“汝之能持否?”三是各科的学习方法中要勤动笔。包括课上课下,都要勤动笔。各科要建立学习笔记。(文理兼修)语文要常练笔,写周记;所有理科课程需要建立错题本。时常拿出来翻看。如果再错,再重建该题型。英语除错题本之外,还要勤背单词。如果每天能背下来20个单词。一周按六天,周日进行重新复习该周单词的话,三年下来,是单词量是足够应付高考的。同时,典型的课文需要全文背诵,好处就是练习语感。
第三,要做好新时期的沟通准备。
这个沟通分成三方面的沟通:一是跟老师的沟通。跟各科的老师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插空问题。跟班主任的沟通是为了让班主任老师能知道你的未来规划。二是跟父母的沟通。到了这个阶段学生通常跟跟父母沟通变少。其实是不应该的。应该告诉他们你的痛苦和快乐,让他们了解你。三是跟朋友沟通。这时候更需要朋友。但是选择朋友需要慎重。尽量选择比自己强的同学成为朋友。这样无论是学习还是未来,都是可以相互扶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母亲整天在你面前说养你用了多少多少钱,像《伯德小姐》里的妈妈一样烦躁,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