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学里有一些用了他人东西四年,从来没买过一次的人,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还是学校教育的悲哀?
孩子,学校,的人大学里有一些用了他人东西四年,从来没买过一次的人,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还是学校教育的悲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应该让他当众难堪一次,这样他才能当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有责任,父母太宠,舍不得调教孩子,孩子想要什么父母第一时间满足,从来没有拒绝过他,在这样娇宠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个“病态”孩子。
父母在把孩子放到学校,有狠不下心里要求学校狠狠磨练自己的孩子,学校在你们没有要求下,也不敢磨练你的宝贝孩子,万一不小心磕着,碰着你们会不会来学校闹?
学校方面应该在父母放孩子进学校时明确告诉他们,你的孩子是来学校磨练来的,不是来当恶霸的;是来学东西的,不是来毁坏别人东西的!
孩子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温室的花朵是无法独立于繁华都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社会教育没有渗透至家庭教育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庭的问题和学校没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属于家庭教育的问题,说句难听的,是不自重,没家教,这种人明看是占便宜,其实是吃大亏自己都不知道。试问谁喜欢跟这种人做朋友?有机会合作发展的话,这种人首先摒弃掉,认识的人肯定对他是负面评价更多,人生的路会越来越窄,慢慢地成为孤家寡人,社会能力、能量无法发展,没能力没能量要赚钱会更难,机会更少,恶性循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首先,对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表示同情与支持。我上大学的时候,也碰到这种室友,那种感觉,真的不好言语。你如果开口说他,只知道占便宜,会显得自己小气;如果不开口说,他就继续这样我行我素,但是人家是多用少买,并没有严重到从来不买的程度。要知道,当时读大学,都是家里给的生活费,而且也不多,有的时候自己都不够花,这样总不是个事,对吧?
我们言归正传,来说说今天的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现象跟家庭教育脱不开关系,甚至,家庭教育(父母)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这个家庭的教育是失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一出生下来,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语言文字学习、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其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说,孩子的性格、思想、行为,都是先有父母培养的。所以,造成这位大学生这种行为的,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父母亲文化程度不高。自私自利是人的弱点之一,也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只是,程度深与浅。或许他的父母亲的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文化不高,所以,对于一些道德行为方面(礼义廉耻、教养)没有一个很深的概念,可能这位学生的父母亲生活上,也是这种不好的习惯。试想一下,自己的父母亲如果都这样的话,那怎么教孩子?怎么教的好孩子?(但愿,父母亲不是这样)
2.家庭条件不好。我不知道题主说的这位大学生来自哪里?如果是来自比较贫穷的地方或者比较贫穷的家庭,那么,出于人性或者人道主义方面,这种情况适当程度上可以被理解。当然,仅仅只是被理解,而不是说同意或者接受。但是根据题主描述,用人他人东西思念,从来没买过一次,这就显得有问题了。我想题主说的东西应该指的是一些日常用品方面居多吧,比如洗发水、沐浴露等等。如果说,家里穷到连洗发水都买不起的程度,在现在社会,应该不多见吧?家里条件不好,不是该学生自身的错,而且,也可以通过大学里的勤工俭学,或者申请国家补贴,这两种情况下,买个洗发水总归绰绰有余的吧?所以,我觉得家庭条件不好也是一个原因,但是,这不能被当做该生理所应当拿别人东西的理由。
3.自身品行不端正。如果是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经常拿人家的东西,那么,大人们总归就说几句,这个孩子还小,还没长大。但是,你都是大学生了,已经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跟你从小受的教育有关系,第一点已经分析了父母亲的自身的文化不高,教育不好你。现在要说的,可能是父母也教育过你不要自私自利,要有教养,但是,自身听不进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