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让毛笔字的笔画更加健美?
笔力,笔画,书法怎样才能让毛笔字的笔画更加健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才能让毛笔字的笔画更加健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干古 回答:如何让写出的字笔力充盈,笔力充盈骨为基,筋为肉,筋骨相怡,所为入木三分就是写字的力道,能入木三分,充盈是用墨圆满,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骨脉相连才能得势,指能实则骨体坚定不弱,充盈是指骨血,血为水,水为墨,这就是肉生于墨,水应新汲,墨须新磨,燥湿调匀而得笔力充盈,筋骨得所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样才能使写出的毛笔字笔力充盈?
那得先界定啥是笔力?
再回答你的问题
1. “笔力”是指笔画的力度吗?字面意思确实如此。
但问题仍没有得到解答,笔画的力度是什么力度?
笔画是静止的“物体”,哪冒出的“力”呢?
2. “笔力”是指人身上的力吗?沈尹默先生说:“笔力是从哪里来的?只要看看卫夫人所说‘点画……皆须尽一身之力送之’,就可以理解这个力,就是写字的人身上的力。”
沈先生认为笔力是指人身上的力,这当然不错,因为人若不用力,肯定什么字都写不出来。
人使用某种“力”写出笔画,使笔画又具有了某种“力”。
弄清这两种“力”,就懂了“笔力”。
3. “笔力”是指运笔的功力吗?这真是最正确的废话。
“功力”又是什么力?
4. “笔力”是指执笔要用力吗?有人认为“笔力”就是书写时要用力,不用力写怎么可能写出有力的笔画?
并且举出一个故事来佐证:小王献之练字时,父亲王羲之从后面抽他的毛笔,结果没能抽出来,说明王献之捏笔是很紧的。
于是很多老师也都模仿着去抽学生的笔……
苏轼早就反驳过,如果这样的话,“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善书也”。
仔细想一下,捏笔再紧,也只是横向垂直于笔的力,用力再大,把笔管捏碎,又有什么用呢?
让大力士来捏笔,该写不好还是写不好。
所以林散之说:“拿得动锄头,拿不动笔头。”
“笔力”绝不是执笔要用力,执笔之力只要轻松自然,捏住笔不掉即可。
5. “笔力”是指笔毫和纸的摩擦力吗?有人又作了一番更“科学”的思考,所谓笔力,一定是来自毛笔和纸面的相互作用。那笔力就是摩擦力嘛!
所以书写时要逆锋书写,或顶锋前行,也可以毛笔顶牢纸面一点点蹭着往前走,总之凡是能增大摩擦力的手段都具合法性。
以至把笔用成了扫帚,按在纸面使劲摩擦摩擦,认为这样就有力了。
这是对笔力的最大误解!
毛笔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笔毫是软的,“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软则变化无穷,若把笔毫按死,失去了弹性,则活的“笔性”就变成了“死物”。神气又从何而出?
董其昌说:“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不是死用力,而是“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个“巧”字。
力是“巧”力,不是蛮力。
6. “笔力”是指笔画质量,而非力量。一切错误的源头,在于对“力”字的教条化理解。
这里的“力”不是指实在的力,没有大小、方向、作用点,跟牛顿没任何关系。
比如说某人“眼力”好,难道是指这个人眼珠子瞪出来的力比较大?
“脑力”呢?脑子撑炸了?
“理解力”、“想象力”、“注意力”、“判断力”,又是指什么力呢?
显然这里的“力”只是一个抽象概念,用来形容事物的某种抽象特征。
眼力好就是眼睛的辨别能力高。
想象力丰富,就是想象丰富,“力”只是一个强调。
“笔力”就是笔画好,笔画质量高,“力”是抽象的概念,无关具体事物。
王僧虔说:“张芝、韦诞、钟会、索靖、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精绝耳。”
“笔力精绝”就是笔画好!仅此而已。
《宣和书谱》评价草圣张芝的书法云:“笔力飞动, 神变无极。”
“笔力飞动”就是笔画好得要飞动起来,和“笔画飞动”是一个意思。
然而毕竟笔画没有像神笔马良的画一样飞动起来。
所谓“飞动”只是人的联想,是主观审美。
“笔力”的“力”不是物理的、实在的,而是视觉的、心理的。
7. “笔力”问题本质上是“审美标准”的问题。符合“审美标准”就是“笔力精绝”!
不符合“审美标准”,就是“没笔力”!
那书法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神变无极”的“变”。
“变”即阴阳,即阴阳关系的转化。
即中和、刚柔相济、方圆兼备、相反相成、不走极端。
以及由联想而生发出的情绪力、感染力。
据《宋史》记载,宋徽宗时期书法的评判标准是这样的。
“考书之等,
以方圆肥瘦适中,锋藏画劲,气清韵古,老而不俗为上;
方而有圆笔,圆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浊,各得一体为中;
方而不能圆,肥而不能瘦,模仿古人笔画不得其意,而均齐可观为下。”
至于具体的某个笔画的书写问题,则非本文重点。
8. “笔力”即“笔画之力”与“人身之力”的统一。“笔力”是又不只是“审美标准”。
笔画的标准即书写出来的笔画形态,通过人的审美作用,联想出一种“力”来。这是“笔画之力”的本质。
然而,笔画毕竟是人的身体书写出来的,人不实际用力,笔画不会凭空出现。这个力,也即书写动作,是“人身之力”的本质。
一切形态来源于动作!
因为毛笔是一次性写就的,不允许重描,所以动作和形态具有一一对应性。
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这个神秘的“动作”是什么呢?
中锋用笔!
蔡邕《九势》:“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明代的朝会制度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