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的父母经常在孩子身边却没时间陪孩子,这是为什么?
孩子,父母,有的有的父母经常在孩子身边却没时间陪孩子,这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或者不懂亲子教育,或者是大儒,太懂亲子教育的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丧偶式育儿”正在毁掉下一代,80%家庭中招
几天前看过一段抖音视频,内容是一个5岁左右的小孩从起床叠被、整理衣物、整理家务做得整整有条,其动作之娴熟、态度之认真,让我作为一个有几十年生活经验的人汗颜。
我把视频分享给同事们看后,大家不禁感叹: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我们想到过别人的父母是怎样在教育孩子的吗?他们为孩子作出了怎样的付出?
我们作为父母下班后一般都在干什么?
会陪你玩耍吗?会教你写作业吗?
会积极做家务吗?
还是什么都不干,躺在沙发上,抱着手机玩游戏?
有同事抱怨,女儿读初中了,最近有点分心,学校布置的作业完全不会。她自己每天忙工作,忙家务根本抽不出时间,孩子她爸也不管,自己现在就是丧偶式育儿!
所谓丧偶式教育是指:
虽然有爸爸妈妈,但是孩子只是由其中一方照顾的多,另一方不参与或者很少参与的状态。
我国自古以来讲究的是男主外,女主内。
一直到现在仍然很多家庭是男人在外打拼事业,女人在家带孩子,做家务。
于是养育孩子慢慢成为了妈妈一个人的事情,而男人也觉得女人教养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爸爸们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越来越常见,于是“丧偶式育儿”,“隐形爸爸”这些词慢慢出现。
有一份调查数据显示:
在80%的家庭中,妈妈才是陪伴孩子的主力。
爸爸在工作日陪伴时间为1.8小时,在周末为5.7小时,
妈妈的4.6小时与10.9小时。
长期缺少陪伴的结果是什么?
是亲子关系越来越生疏,感情越来越淡薄。
想起一个笑话:有一天爸爸突然心血来潮,要去学校接儿子放学,在学校等到了晚上七八点钟都没有看到儿子,吓得赶紧四处打电话。
儿子接到电话后问:爸,你在哪里等我?爸爸:我在你学校门口?儿子又问:哪个学校?
爸爸莫名其妙:XX小学大门口呀?儿子很无奈:爸,我已经高中了……
我想,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自己是有爸爸的,而且他很爱我很爱这个家,也很渴望他能抽空陪陪我。
但是他一直出差,很忙,有的时候回家也待不了多长时间。
很多孩子的成长历程 如换牙、入学、获奖……那些迷茫不知所措需要有人指点的时候,那些获得成绩兴奋的想要分享炫耀的时候,父亲都不在身边。
等他们今长大了,已经适应了没有爸爸在身边的日子,突如其来的关爱只会让我觉得非常别扭不适应。
比起因客观原因不能陪伴孩子左右,参与孩子的成长,更让人心寒的是,人在身边,却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前段时间闺蜜跟我们抱怨她老公:她的儿子初二了,之前学习一直不错,最近迷上了玩游戏。
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约束孩子,她决定夫妻二人轮流陪着孩子学习。
结果,有一天就看到老公坐在孩子旁边,很认真地在低头玩手机扑克游戏,孩子坐在桌子面前,眼睛却不时地瞟向爸爸的手机上。
闺蜜生气极了:还以为丈夫在陪孩子学习,谁知道却起了反作用。
这类爸爸打从心底觉得,孩子是女人的事。
先不说如今,女人也能自己养家,挣的并不比男人少。单是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
《三字经》中有说到:“养不教,父之过。”
这句话充分强调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担当的主要角色和重要职责。
一个家庭里,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学会温柔,细腻,善良等性格比较“柔软”的一面,也可以从爸爸身上学会坚毅,勇敢,果断等比较“刚硬”的一面。
如果成长的过程中缺失父亲的角色,男孩的性格就会偏女性化,没有那么阳刚;女孩就会影响到将来的择偶标准。
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不太需要无微不至的“妈妈式”照顾,而是更需要面对更广大的空间。
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父母亲高质量的陪伴和正向的教养,都会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幸福。
父母一方的缺位,无遗会对孩子造成心理的影响。
丧偶式教育,丧失的不是时间,而是心思。
只有真正理解了爸爸和妈妈这个角色的意义,担起这个角色的职责,并为之努力和付出后,才真正能变的成熟,明白对家庭的责任。
也请意识到自己缺失的一方,要尽可能的花时间参与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常在孩子身边却没有时间陪孩子,都是家长的借口吧?没时间陪孩子的父母一般打麻将都有时间,闲谈有时间,出去逛街都有时间,比起说没有时间陪孩子,还不如说这些父母是还没有认识到,陪伴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看似在孩子身边陪伴,其实心不在焉的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形陪伴”。隐形陪伴的例子并不少见,常常可以在小区或公园里看到,妈妈们扎堆聊天或者是刷手机,孩子则自己在一旁玩。哪怕有时候孩子非常希望家长参与,他们也是不耐烦地说你自己去玩吧,我还有事呢。
而在公交车上,或者其他许多需要等待的公共场合,我们也常常能看见父母和孩子一人一个手机玩得不亦乐乎的场景。是什么让全心全意的陪伴变得如此困难呢?
上一篇:十字绣作品还能卖个好价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