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为师不尊”徒弟应该如何做?
为师,师傅,徒弟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为师不尊”徒弟应该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为师不尊”徒弟应该如何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师不尊,徒弟应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这是俩问题。
为师不尊是“师”的问题,至于他怎么行事做人,你不要过多上心,但是作为徒弟,你必须抛开“为师不尊”的心里影响,做好自己的本分,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要始终如一的坚持对师傅的敬重,尽力做到让师傅满意。
“为师不尊”,不是突然出现“不尊”的想象,而是行为的持续性,所以选择师傅时,应到慎重,你从师傅那里不单单学到技能,还有做人的潜移默化影响,也就是常说的“跟啥人学啥人。”毕竟这个社会会做人才是立人之根本,德是第一位。
出现“为师不尊”的问题,作为徒弟应当保持不耻视、不排斥的态度,多和师傅交流,挣得师傅的理解,从而让师傅有所改变“不尊”问题,这也是做徒弟的本分和义务。
当然作为徒弟,不要弃师而去,落个背叛师门的名声,不管师傅如何做,切忌当面指责师傅,当众还是要顺从师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个很直的人,我会告诉师傅你做错了,如果师傅不听我的,继续错下去就让他去吧,我该怎么对他还是怎么对待他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和颜悦色,谏使更。过能改,归于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师傅者,传业授道解惑,如果为师不尊,说明不配"师"之称谓,也无终身为父一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说实在,不管读书在恨老师,也没有听说有报复老师的。
我自己也是老师,第一界学生也已经出社会了,如果见面了还是很尊敬我的。
记得自己刚毕业的时间,管学生真的管的很严,学生其实也清楚都是为了他们好,如果他们考的好,有进步,自己掏钱给他们书籍和学习用品,虽然严格,但也会经常找他们谈心,除了学习还会谈谈他们的家里情况,这些都很重要,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
看到这个新闻确实有点难过,可能老师当年确实存在过错吧,作为学生不应该当街打老师,这点真的理解不了。
我也是很尊敬老师的,我现在一直和我初二班主任关系很好,经常回去会找老师聊聊天,因为我很感谢他,记得当时成绩差,被分在差班,一直自卑,觉得被人看不起,是老师一直关心才让我有了信心,慢慢成绩就上去了。所以一直很感觉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拜师学的是知识,觉得不合适可以换师,古语放在今天要灵活运用。你的父亲从来就只有一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问对联咋么接,已经给出“为师不尊……”
那么还不简单?那就是:“为师不尊,为徒不肖”。
如果是为师的已经不尊,认为为徒的还会胜于师,则不符合因果的逻辑关系。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已知为师的已经不尊,还想给为师的隐瞒,“为尊者讳、为尊者隐”,那是包庇邪恶,包庇邪恶的指不定哪天也走上邪恶。
如果已知为师的已经不尊,还想自己坚持正义,那么这种做法一定是为师者所不容,因为它违背了“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师徒原则。
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所以,为师不尊,必然是,为徒不肖。
如果不想走到“为师不尊、为徒不肖”的结果,那么就抛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谢师而去,另寻师门。
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为徒者是求学,而不是失道。
再次审题
问如果“为师不尊”,作为徒弟的该怎么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