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公务员考试中,应该如何去备考常识判断?
时间,做题,自己的公务员考试中,应该如何去备考常识判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这两种方式在我看来都是适用的,只能说各有各的弊端和好处,倒不如折中一下直接选择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这样两种都可以涉及到,我是怎么做的呢:
1、 总体复习
我在复习之前会先做一套题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看看自己擅长哪块,哪块有缺陷,针对自身情况安排复习计划,然后一个模块一个模块进行专项突破,巩固优势、增强弱项,把整体水平提高到一定的层次之后再把这些模块集中起来练习,排出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这样做的同时也可以锻炼我的整体思维,例如按照正式考试的流程进行模拟,尽快熟悉行测考试,避免因为模拟不到位出现没有流出涂卡时间之类的低级错误。
2、 分模块复习
当然在复习五个模块的时候,也不能都偏废。我们并不需要对五个版块都平均用力,因为各个版块的回报率是不同的,把时间和经历花在回报率低的板块上,就像跪舔一个对自己没兴趣的女生,结果一定是令人失望的。
各个板块回报率的高低,不是由我们决定的,而是由题型的硬软程度来决定的。硬题主要硬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答案硬。也就是说有些答案是可以确定的,比如数量、资料等,这些答案即便不公布标准答案也没多大关系,因为只有一个,是没有办法争议的。
答案硬的这些题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友好,只要我们复习了专研了搞懂了怎么做题的规律,那么答案就是正确的。
而答案软的话,往往就是带有争议的题,比如某道题,这个培训巨头说选A那个巨头说选B,你不知道该听谁的。还有些题即使没有争议,所有培训巨头都认为应该选D,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这道题的官方答案很可能是C。
所以对于这一类题真的不需要我们多花时间去的专研它。
第二是技巧硬。就是某些题型有着固定的答题技巧,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我们可以快速提高解答某类题型的效率和正确率。而软技巧就是那种根据答案倒推出来的技巧。
所以行测的技巧的学习很重要,因为有的老师实战水平有限,就喜欢搞些软技巧。你当面问他这题为什么选C,他会说这个一看就知道选C啊,然后给你说得头头是道。如果你中途说,哎呀,不小心看错了,这题参考答案其实是D,他还能给你圆回来,立刻告诉你为什么要选D,而且说得更加头头是道,说得小脸绯红,汗气蒸腾,几欲高潮。
所以我在备考行测的时候就首选了江鸣百技斩来学习,江鸣老师不用多说了吧,做题步骤简便,教的技巧实战性也很强,每个模块都整理了多种做题方法,每天先花两个小时看江鸣,把老师讲的解题技巧记熟,然后再去华图的模块宝典中找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巩固,之前做过的题目也会重新用技巧做一遍,感受一下技巧的便捷之处。
我曾经就见过一道带图的资料分析题,题是求17年的某个数据的,如果先看题目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带进去,拿起纸笔就开始演算,需要运算的数字又都是两位小数的,算起来很麻烦,可是我还记得江鸣老师讲的以图为主的原则,果然,答案在图上标着呢,直接选B就行,整个过程连20秒都不到……
所以技巧学到手之后做题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原本不会的题目掌握了解题规律之后迎刃而解、原本繁琐复杂的题目也可以用技巧抽丝剥茧,快速解答、甚至发现某个明显特征之后还能有秒杀的效果。通过刷题把技巧掌握熟练之后就是通过模考来检测学习成果,查漏补缺,技巧掌握住通过刷题灵活运用,后面模拟的时候第一次突破了73分,那家伙给我兴奋了一晚上哈哈哈。
总之,我认为行测各板块的复习顺序完全可以按照按题型的软硬程度来排序:最先资料分析,其次数量关系,其次选词填空和句子排序,再其次逻辑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然后图形推理走马观花,然后言语理解浅尝辄止,最后常识判断去他妈的。
特别注意,这个复习顺序的前提是有一个完整的备考期,也就是至少有两到三个月的复习时间。如果只有两到三周的复习时间,那么复习顺序就完全不一样了,可以根据自己对各个模块的掌握程度去调整哈。
就不同模块来说,资料分析其实是好拿分的,就是审题和计算方面会比较麻烦,只需要掌握快速审题的方法和一些速算法,这部分就能快速提高,审题要提高速度就得先看问题,学会快速锁定关键词,在关键词附近找到目标数值,带入公式之后,用插板法也好、直除法也好,总之用速算法快速算出答案,我的资料分析就是这样从最开始的四五十分钟做题时间变成最后的半个多小时的。
最开始我对于数量关系基本是处于半放弃状态的。可如果这样,行测是不可能得到高分的,所以也没敢完全放弃,跟着江鸣学过一些技巧也经过一定量的练习之后,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在规定时间内只挑选出简单的题目来作答,并保持题目的正确率,然后尽量做其他题目,时间到了之后就赶快放弃进行下一个模块。
3、 总体复习
最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我总体的复习计划就是做题+巩固,所以在进行这一阶段时候我买了粉笔的行测5000题和历年国考省考真题试卷,其实在分模块复习的期间已经做过不少题了,不过在这个阶段主要做真题和套卷,做真题的时候我就直接按照模拟考试的时间来,包括涂卡。
考虑到做完题之后还要订正总结,时间上还是很紧张的,不过行测的答案对照起来比申论简单的得多,所以我会规定自己至少每天三套行测真题试卷,且做过的题都要有痕迹,做错的题整理、订正,做对的题也要分析有没有蒙的成分,以及有没有更快的做法等……
行测是一场对我们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考验,要在行测中获得好成绩,比起来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复习,更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也要足够灵活变通,知道如何取舍以及如何运用各类技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题型。
数字推理在了解基本数列和常规做题方法的情况下,只有多做题,培养数字和数列两种敏感性,在考场上才能快速、准确地解题。
数学运算即我们熟知的数学应用题,会应用到中小学学过的一下公式、定理等,这就需要把之前学过的知识再拾起来,其备考分以下几步走:
掌握行测快速解题必备公式
掌握并熟练应用常见公式:等差(比)数列通项和求和公式、等差中项公式、裂项公式、排列数与组合数公式、平面几何周长和面积公式、立体几何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利润公式、容斥公式、浓度公式、植树公式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