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时期真实的钟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魏国,的是三国时期真实的钟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姜维率兵投降了钟会。而钟会对姜维是十分崇敬的。
咱们来看看钟会的计划:
1.迅速干掉邓艾父子,收服他部下三万兵马。
2.让姜维率兵出斜谷,攻取长安,扼住要道。
3.钟会率主力,分两路,骑兵走陆路,步军从渭河走水路,抵孟津上岸,两军在洛阳会师。
这个计划看起来似乎非常精妙啊!
而姜维的计划又是如何呢?
1.劝说钟会干掉邓艾父子。
2.诱使魏军发生内乱。
3.从钟会手中要到兵权,集结旧部,再干掉钟会。
4.救出刘禅,重复蜀汉。
这个计划也看上去很精妙。
再看看司马昭的计划:
1.让钟会干掉邓艾父子。
2.利用安插在钟会军中的内线,抽走钟会的兵力,并干掉钟会和姜维。
3.率军进入,收拾乱局。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事情的发展:
干掉邓艾――钟会、姜维和司马昭三个人的共同目标都实现了。
干掉钟会――姜维和司马昭的目标都实现了。
干掉姜维――司马昭的目标实现了。
结论:
文学家,军事家永远都干不过政治家。因为他们永远在你背后的阴暗处。
最后,咱们来评论一下钟会吧。
年轻,聪明,才思敏捷,智计高妙,才华出众,有谋略,有理想,有抱负,有勇气。
但他不是个优秀的政客,他自以为计谋得逞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被朋友和君主出卖了。
邓艾是蝉,钟会是螳螂,姜维是黄雀,而司马昭则是手执弹弓的猎鸟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部《三国演义》千百年来说不完道不尽,罗贯中笔下的三国,群雄逐鹿,人才辈出,也许是因为前三国的人物塑造太过经典,故事着墨更多的原因,以至于如今人们再谈及三国,总有种三国后期人才凋敝,权谋政治都逊色于前期的感觉,然而事实上,后三国的故事同样也很精彩,阴损毒辣的谋士、韬略满腹的大将、血腥残暴的政治厮杀,甚至是舍身赴死的刺客都给后三国增添了不一样的魅力,与此同时,三国后期也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比如众所周知,古代实行的是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惩罚制度,可为什么魏国钟会诬陷灭蜀大功臣邓艾,还想举兵造反,死后没有被灭族?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时光倒流回千年前,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三路伐蜀,最终蜀汉灭亡,刘禅投降后,姜维以三寸不烂之舌,以一己之力策反钟会,利用钟会除去了灭蜀功臣邓艾,只可惜,天不遂人愿,钟会的谋反被司马昭识破,姜维最终功亏一篑,蜀汉也彻底成为了过去的历史。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钟会死后,正如前文所言,并未被灭族,虽然历史上的钟会并未娶妻,但是他收养了兄长钟毓的两个儿子——钟邕、钟毅。钟邕随同钟会谋反,死于乱军之中,他的几个儿子被司马昭下令和钟毅一起诛杀;不过虽然钟邕和钟毅被杀,司马昭却赦免了钟毓之子钟峻、钟辿,并恢复他们的官爵,也放过钟毓的其他子孙。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大概是因为钟毓曾经提醒过司马昭:“钟会此人爱好玩弄权术,不可以过分信任”,以及钟会之父钟繇是三朝元老,位至太傅。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方面,另外一个重要的当年,笔者认为是对于司马昭而言,对钟会他早就起疑。何出此言,且听分析。在现在普遍流行,大众所熟知的版本里,钟会谋反失败的主要过程是,先被姜维说服,不料遇到司马昭率十万大军驻扎长安,居功自傲的钟会不以为意,最终被早有防备的司马昭拿下。
不过,笔者却认为这仅仅只是表面,一来在《三国志》中,曾记载:“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幹,诸葛诞严毅威重,锺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闇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也。”
俗话说兔死狐悲,笔者想,钟会之所以能被姜维游说,大概也是因为看到了功臣难善终的结局吧。二来,如果从时间上仔细推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实际上早在正月初三,司马昭已屯兵十万去了长安,而钟会则是在正月十五到达成都,正月十六骤然发难,在此之前,钟会并无异动。也就是说,在钟会谋反之前,司马昭就已经对他产生了怀疑,至于之后钟会的谋反,显然在他的意料之中,那么,司马昭又为何会对钟会起疑心呢?其实在笔者眼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同时在解答,钟会为什么会死,钟会之死并不在其野心,而是死在其能力,毕竟在魏国权力已经被司马家族架空的当时,他对于司马昭的威胁过大。一直以来,司马昭对钟会都是深深的忌惮的,他欣赏钟会的才华,却无法对他放心,所以从头至尾,钟会都不能成为司马家的心腹。
当钟会不能为己所用的时候,司马昭选择了除掉他,然而与此同时,司马昭也不得不考虑到钟会的影响力,从而对他的族人宽容一点。首先,钟会兴兵伐蜀的功绩大家有目共睹,其次,钟会在民间极具威望,他是个爱惜人才的人,这一点不仅仅是对魏国人,对对手也一样,他曾经亲自去拜祭诸葛墓,并且特意叮嘱随从不可以在附近喧闹。综合考虑下来,司马昭最终留下了钟会一族里不会威胁到自身利益的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