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燕人张飞是如雷贯耳,常山赵子龙也众所周知,关羽为何没有自称?
关羽,汉寿,自己的燕人张飞是如雷贯耳,常山赵子龙也众所周知,关羽为何没有自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名字太长,太难记,如果打仗的时候关羽大喊一声,我乃~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关羽!就这称呼一般的肺活量谁能来的了?就怕关羽憋着气说完了,对面来了句,你说的啥?没听清再说一遍?这也是关羽为啥脸红的原因,让你天天一口气说这么多,你也憋的脸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三国的时候,往往会听见许多英雄豪杰面对来犯之敌,大胆报号,比如张飞,就报燕人张飞,听见他一声报号,对方将官无不战栗,起到了不战而屈人兵的效果。类似的还有赵云的报号常山赵子龙,奇怪的是一代武圣关羽没有听说什么响亮的报号。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关羽因为摊过官司是不可能自报家门的。因为关羽曾经在老家犯过事,如果自报家门是自己爆料自己的污点,也容易被敌手抓住把柄,在战场上自己处于被动局面。在他不出名的时候暴露自己的家乡,还容易被人缉拿归案,得不偿失。关羽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可以在战场上骂孙权和曹操还有那些著名的将官,但是是不允许别人揭自己的短,因而关羽的自称是不会带上自己家乡的。
其次,跟几个人生活的地域有关。无论是燕人张飞还是常山赵子龙他们的家乡都在今天的河北省,地域相近,风俗也相近。这样的称呼方法可能不是武将专有的,普通老百姓也是这么称呼的,而关羽的家乡在山西省,离燕地和常山都比较远,在古代交通不发达,距离又被放大了,还隔着大山,翻山越岭难度太大,阻碍了相互间的交流,风俗和方言不同,自我称呼方式也不同。
第三,和关羽的出身和性格有关。关羽早期只是个马弓手,身份很低微。张飞早期是比刘备和关羽富裕的,赵云很早就投军,两个人的优越感比关羽要强,也很敢自报家门。另外关羽属于比较低调的人,甚至有些沉闷,不太表现自己,就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说话。关公美名扬的时候,是得到包括敌将在内将领钦佩的。作为实用主义者,他也是懒得用那么多词来描述自己,直奔主题就好,干就完了。
第四,关羽并不是在战场上没有称呼自己。在演义中温酒斩华雄(历史真实华雄不是关羽所杀,是被孙坚打败战死的)一幕,关羽因为当时还没有什么名声,所以只能自称小将,当时联军的将领也是看不起他的,甚至把他当做小辈,认为他是去送死的。称小将也是给自己留余地,减少自己的压力。出人意料的是关羽凭借此战,威震宇内。后来自称关某,体现关羽成为一个有一定名望的将领,面对敌将不用通名报姓,对方就已经知道关羽关云长了。
而后来因官渡之战的优异表现,被曹操请命受封寿亭侯,关羽也喜欢自称汉寿亭侯关某,其实寿亭侯属于亭侯里面的一种,爵位并不高,但是毕竟是大汉王朝册封的,代表其正统性。这样称呼自然给自己增加气势,体现自己对敌人的法理性,杀敌更有力量。关羽偶尔也对外自称关云长,这样称呼的许多时候是面对老熟人。
小时候没机会看那么多书,书本上的《三国演义》初中才第一次看见,听评书就是少年时代对三国的记忆,当说书人讲到汉寿亭侯关某,就知道武艺高强的关二爷出场了,也的确,从温酒斩华雄到过五关斩六将,到替盟兄守卫边疆,直到败走麦城。后来慢慢知道他并不是第一高手,但却是最讲义气的男人,他不会像武功天下第一的吕奉先三姓家奴,他即使身居曹营也不忘自己的使命。这就是真英雄,死去千年,香火不绝。“义绝”给他绝对当之无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就是解州的杀人犯关羽,谁不怕死的只管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云长拍马冲到阵前,大喝“武财神关二爷在此,尔等谁敢造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云长的名字太响。不用附加别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两字足够霸气,独一无二,无须定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