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林则徐去世时指天直呼三声“星斗南”,林则徐想表达什么?
林则徐,星斗,鸦片林则徐去世时指天直呼三声“星斗南”,林则徐想表达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林则徐禁烟,其实是官倒的烟,而不是英国人的烟!英国人把烟卖给了清朝的官倒,再由官倒批发下去,大烟馆是零售商而己。由于道光支持禁烟,触及了官倒的利益,他们不敢公开反对皇帝,于是勾结英国人导致鸦片战争的暴发,官倒们找到借口,乘机陷害林则徐。于是林则徐成了替罪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林则徐虎门销烟,国内社会上一片哗然,英国上下也大为震惊,无疑断送英国皇氏财政的主要来源。制裁严惩肇事者的声音响彻整个英国上层社会。
来自英国外交使节的态度极为强硬傲慢。清政府就两个选择,一,要清政府交出林则徐,或砍下他的人头送到大使馆。二,没有协商的余地,就是两国开战。道光皇帝左右为难,林则徐是难得的帅才,更是多年的知音,如果听穆彰阿和琦善投降妥协,我大清主权颜面何在。再说林则徐在我朝,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极具战略眼光,广阔的胸怀,对万里之遥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政治经济,风土人情比较了解。许多政治主张正好与朕不谋而合。朕怎么能加害这样的大贤大德之才呢。这两年暂受委屈,发配新疆伊利,他日另有重用。
林则徐广东人,发配新疆,水土不服,这里除了狂风怒吼,就是一望无际的流沙,他从六岁上私塾到十二岁进士,十五岁举人,十八岁进京赶考,荣得科举第一名,二十一岁进翰林院,二十四岁进文华殿,文渊阁博士,尚书房行走,二十六太子太保,首席大臣,军机处总管,分管户部,刑部和吏户。二十八岁,当钦差大臣,两湖两广四省总督,闽浙一带海防。林则徐在新疆一直心情郁闷,靠写书练画消磨时间。他望尽东南飞去的大雁,惦记年过花甲的父母和妻儿。强劲的西北风象刀,象冰,更象铁鞭一样凑在身上。冬天零下近三十度,沙尘暴遮天蔽日,夏季接近五十度,火焰山一样的烧烤蒸热。读书人出身,人材痩弱的林则徐,患了场大病,身体状况明显不如以前。
广西金田饥民暴动,道光皇帝想到老朋友,铁杆兄弟般友情,远在天边的知音,林则徐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林则徐接到圣旨,感动的声泪俱下,连连叩首谢恩。立即起程。走过一望无际,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鸟兽不见身影的戈壁滩,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穿越八百里无人烟的秦岭,浪花滔天的金沙江,怒江。
终于到广西境内,这里到处是面黄肌瘦的难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流民,神情呆滞,生活无望的流浪汉。这些年干旱少雨,庄稼颗粒不收,饿死的饥民尸骨遍野,昔日桂林山水甲天下,如今赤地千里,千沟万壑,干旱程度实在目不忍视。林则徐一生在官场上,和各级官员打交道,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话听的太多了。有几个人报实情,满眼望去,只有悲凉凄惨来形容。忧国忧民民的林则徐,夜不能眠,食不甘味。到达潮州普宁行馆时,身体极度虚弱的他喘着粗气,断断续续的说,星斗南,星斗南。不多时,就气如游丝,驾鹤西去。十天后,提升林则徐为两广总督,镇压太平天国总兵,十省军政钦差的圣旨才到广西。十五日后,林则徐在赴任路上殉职的奏折才到京都。道光皇帝整整一个星期没上朝。
林则徐一路风餐露宿,亲眼目睹下层老百姓疾苦,想到京城达官贵人,八旗子弟,纸醉金迷,玩物丧志,内心很是震惊,预言南方不久,将掀起一场星火燎原,疾风暴雨般,快要推翻清王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850年秋天,清廷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也就是后来的太平天国。林则徐抱病前往,于十月十九日病逝于潮州普宁行馆。
一代名臣,怀着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不甘地闭上了眼睛。令人无语的是,由于当时信息传递速度的滞后,十月二十四日,清廷还命林则徐暂署广西巡抚。随后使者进京报丧,整个清廷为之震动。
当时陪伴在林则徐身边的只有儿子林聪彝和幕友刘存仁,据说他临终前指天三呼“星斗南”,神态凄切。
但是,刘存仁在自己的悼亡诗中的诗注里提到,林则徐“语音蹇涩不了了”,意即口齿不清,即便是他这个当事人,也不太能听明白林则徐临终前说的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星斗南”这三个字,出自林则徐的老朋友杨庆琛。林则徐之死,让杨庆琛十分悲痛,写诗纪念,诗中有这么一句“星斗苍茫何处寻”,他在注释中说“公疾革,随侍公子挥泪默祈,公回顾曰:星斗南。”
这是“星斗南”首次出现在文献中。当然了,虽然杨庆琛没有在现场,也不能断定这三个字是他杜撰的,还有可能是林聪彝向他转诉了父亲去世时的场景。随侍公子,指的就是林聪彝。
作为幕僚的刘存仁,和林则徐的关系肯定比不上亲儿子林聪彝。林聪彝能听懂林则徐语焉不详的话很正常,刘存仁听不懂也正常。
那么“星斗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围绕着这个问题,从清朝到现在都有多种猜测。
其中一种,说林则徐喊的不是星斗南,而是“新豆栏”,他在借此表明自己的死因。
怎么回事呢?是这样,新豆栏是广东十三行附近一条街道的名称,聚集了众多洋商。林则徐到广东禁烟的时候,曾传讯十三行洋商伍绍荣、卢继光等人,责令他们迅速向外商传达他的谕令。
谕令内容是要求外商将鸦片尽数缴出,并写下“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的书面保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