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安慰失去亲人的亲戚?
时候,的人,就会怎么安慰失去亲人的亲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嫂子刚刚过世,重病,从身体不舒服到去世才2个星期,我哥哥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难以释怀,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他早点忘却?让他恢复过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
人生失去亲人是最大的伤痛,任何安慰都是苍白的,节哀顺便是礼节性的安慰,真要去安慰,考虑以下几方面:
首先搞清楚你和他的关系,你们如果是泛泛之交,那安慰适可而止,让人感觉到诚意就行。如果你们关系内心不好,那你就礼节性即可,不要安慰,因为你把握不好用词、语气、表格都会容易起反作用,会怀疑你的诚意度。
其次安慰要结合实际情况,老年人一般是顺亡,帮忙处理好事即可。若是年轻人非正常死亡,则在帮忙的基础上,要设身处地去沟通,让他们暂时放下悲痛,当然,这种情况下,作用是不大的。
最后,把握心理很重要,伤痛的人是脆弱的,不要去碰他们痛的地方,比如对失去儿子的父母,千万不要去说,多好的孩子等,咋就说没就没了,你们可咋活。这是火上浇油,不是安慰。要引导他们长远看,远处想,用一些事务转移注意力,这样会好点。
总之,时间是治疗伤病的良药,也只有时间才能让丧亲之痛慢慢缓解,劝慰只是必须去做,但在当时情况下,当事人真的不会任何话而解脱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亲人去世后,自已要悲伤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的回转过来,自已安慰自已,不要走的人为你而担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丧事过后,带他出去散散心,不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对于亲人最好的安慰是帮助他(她)解决些实际困难,暂时分散下注意力,感情上的安慰实际作用很小,时间会冲淡一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静静的陪伴,不要说太多的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在学校的时候被高年级孩子欺负了。她们拽住她的头发,揍她,扯破了她心爱的围巾,还把它扔到了马桶里。
这一天,对七岁的小姑娘来说实在糟糕透了。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记忆可能会伴随自己一辈子。
但是,七十多岁高龄的外婆,拥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她能修改小女孩的记忆,把原本糟糕的事情,替换成美好的回忆。
外婆说:
“我不希望你因为围巾的事记住今天,所以,我想与其那样,倒不如因为外婆闯进一家动物园而让你记住今天这个日子……”
“还逃出了一家医院,还朝警察扔了屎球。”
“其实,那是土疙瘩而已!不管怎样,大部分是土啦。”
“改写记忆是一种很不错的超能力,我觉得。”
她告诉小女孩“如果你摆脱不了坏事,就必须用更多‘好料’去盖过它。”
我想象一个七十多岁、身患癌症的老太太,为了修改女孩糟糕的记忆,从医院逃出来,带着她爬围墙,钻到动物园,还朝警察扔粪球,被请到警察局。
回家的时候,她还不忘教女孩撒谎“如果你妈妈问起来,就说围巾是你试图阻止我爬围墙的时候扯烂的。”这样的外婆,是每一个七岁孩子的超级英雄。
这个故事源自《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它一下击中我的内心,唤醒了我身体某处潜藏的力量。
二
年轻的时候,我是一个急躁的人,假如过马路遇到红灯,就会变得很焦灼。
后来我喜欢上一个人,他开车带我出去时,只要遇到红灯,就会握住我的手,侧过身来吻我。我们在心里默默地数,直到红灯变成绿灯。
现在大家早已各奔东西,汇入人流中,再无交集。我却记住了红灯时的那些吻。
于是,日后无数个等待红灯的时间,那些焦虑都被一种淡淡的温暖替代了。
其实,那个改写记忆的超级英雄,也曾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三
来北京的这些时日,我常常被一种突如其来的悲伤击中。
它可能是上课时候的一晃神,或者走在回家路上的某个瞬间;是睡觉时候的突然黑灯,甚至是一群人吃饭聊天时的刹那沉默。
那个时候,我眼前就出现妈妈的脸:她躺在床上,瘦的得只剩下两只空洞的大眼睛,和同样空洞嘶哑的嘴。
上一篇:2.0t的车子加200元92号汽油跑200公里正常吗?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