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它在古代有什么具体意义?
丝绸之路,西域,丝路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它在古代有什么具体意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它在古代有什么具体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以长安(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了解地中海各国的地上通道,这条路也叫西北丝绸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所以得名丝绸之路。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线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了解中西方的商道。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宗教的交流、商品的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分三个阶段: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以前:汉唐时代;五代宋以后至明清。汉武帝以前是自发阶段;零星的以商业为目的的个人行为,从中国到西域甚至西亚欧洲,洋海墓地的巫师就是高加索人距今年二三千年。西周早期宗庙遗址周原遗址也出土过蚌雕塞族人头像。小麦也是从原产地地中海沿岸东传过来。在我国播种较早。
汉武帝两遣张骞(前138,前119),终于凿空西域,其意义在于:以国家规格与规模,以国家行为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畅通丝路,并维护丝路安全,以加强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各民族友好为目的,以朝贡贸易为主要着力点 ,形成一个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汉唐时代是丝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其高峰时期在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太宗、高宗及中睿、玄宗为“天可汗”。
宋代丝路就比较曲折。吐蕃、西夏和大食,往往拒道谋私,客观上梗阻了丝路的发展。
元代在法律名义上讲,属于蒙元政权的内部交通。
明清丝路特点是中外交往规模宏大,以明代朱元璋确定的“榷茶易马”为核心。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一政策遭到颠覆。
唐德宗贞元时的杨良瑶奉旨走海路与黑衣大食(大马士革)联络,以东西夹击吐蕃为外交目的。明清茶叶丝绸瓷器的海外贸易是近代国际贸易的开始,但无疑带有西方式商业掠夺的倾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相对于现代来说交通不便利,但是也需要与国外文化的交流,所以呢这个意义在于加强了对国外的交流,也展开了许多贸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路线图: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
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
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丝路的重要意义: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联系了起来,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起于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第一条向西,以长安为起点,经陇西高原沿河西走廓西行,一直通向中亚,大约形成于汉唐时期。汉代张骞出西域走的就是这条路,通常我们现在说的都是这一条。第二条向南,起于东南沿海通向东南亚、非洲等地。这是通常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唐代初步形成,到了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并将其应用于航海,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发展。到了明朝,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延伸。第三条丝绸之路向东,自中原经辽西、丹东市经过鸭绿江入朝鲜半岛直至日本。这条丝绸之路多半以朝贡为主,素有“贡道”之称。丝绸之路最大的影响除了促进东西方各国商品的交流以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传播和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丝绸之路,张骞棒汉武帝出访,打通中西文化贸易,十九年,骑马拉弓,经过千难万险,半辈心血,得国外好评,这个古陶瓷騎马射箭壶,是难得之宝,我一直守护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最大国宝之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