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羽兵败垓下后如果肯过江东,真的能卷土重来吗?
项羽,刘邦,乌江项羽兵败垓下后如果肯过江东,真的能卷土重来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史记》称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士兵有了病,他也很关心,甚至痛哭流泪,但对有功将士却是非常吝啬,不愿奖赏。不少人认为,项羽领兵打仗可以,管理团队不行。
出身名门的项羽身上有讲义气、重信用等优点,然而他年轻气盛,好面子,不注重自我管理,遇事率性而为,这种个性是的大忌。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求贤若渴,善于用人,不拘小节,胸怀大志的他虽然屡战屡败,但他始终不服输,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从不放弃任何一次追求目标的机会。因此,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即便项羽卷土重来,最终还是会输给刘邦。
杰也。吾能用之,此吾能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故其所以为我擒也。”对此,司马迁也作了较为中肯客观的评价:“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伐功,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一场楚汉战争,刘邦以其胜利而登上了政治舞台,项羽却以其失败而戴上了盖世英雄的桂冠。两千多年过去了,项羽的霸气形象至今令人难以释怀,尤其他在乌江边的悲怆自刎壮举,更让人们对他卷土重来充满想象。然而,功过是非虽自有人评说,但历史终究会作出公正的判决。项羽虽说武功盖世,但他急躁易怒,凶猛残暴,目光短浅,缺乏经营管理,这些客观事实也注定了他在争霸战争中失败,既便过了江东,又如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没有如果,成王败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即使项羽渡过乌江回到江东,也无法东山再起了!除刘邦不会放过他这个因素外,项羽本身存在的问题才是最主要的:他失败并不是因为实力弱小,而是性格缺陷,这才导致了他几次三番地将一手好牌打烂!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又名项籍,生有重瞳,秦末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是临死前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由叔父项梁扶养长大,身长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武力值惊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随项梁杀死会稽太守殷通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在东阿、巨鹿两战中大破秦军,各路诸侯无不拜服!项羽进军关中后,放弃了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和在关中称霸的好机会,杀掉秦王子婴,将阿房宫付之一炬,乃返回楚地,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公元前206年,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开始了。起初,威名赫赫的项羽将刘邦杀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但由于刘邦采纳属下意见,以“仁义”形象示人,受到诸侯和百姓拥护;并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刘邦倾斜。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困垓下,主力被破。仅有八百部众跟随项羽突围,汉军穷追猛打,项羽率残部逃至乌江江畔,下马与追击的汉军交战,项羽一人杀掉数百名汉军(真实数字)后自刎而死——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到死都不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个人认为,项羽为人有以下几个缺点:
1、暴虐:巨鹿之战后,20万秦军降卒被坑杀殆尽;进军关中后,杀掉被刘邦礼遇的秦王子婴,焚毁秦宫,抢夺财宝妇女东归(与土匪无异);坑杀田荣降军;尽失人心!
2、多疑:范增在项羽军中屡献奇计,最后落得个被项羽猜忌驱逐、惶惶而终的下场!
3、刚愎自用:沉溺于自身武力和极高的军事天赋中不能自拔,欠缺政治头脑。“亚父”范增屡次为项羽创造杀掉刘邦的机会,但项羽自恃甚高,不将刘邦放在眼里!
我是“才子八怪”,期待您的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回到江东再想翻盘一时作不到了。项羽本人不难看出即没有勾践耐力,也无刘帮忍力。缺得不是兵员而是谋臣良将,人员缺失成不了大事偏安一倚在江东。人都有终点历史没有重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确定性太多了,没准回去之后会被老百姓抓起来问罪。也可能回去以后再组成强大的队伍反攻(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百姓已经饱受战争之苦,估计自杀的时候项羽自己也想到了。)还有回去之后隐居起来,但他心里无法接受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死去那么多弟兄们的纠结。人到了一定程度,心里是崩溃的,做出不理智的事很正常。很少人会认为他继续活下去好吧?他死了,战争就结束了。逝者已逝,历史不会重头再来。希望中国不再受到战争的侵扰,希望我们活的越来越幸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