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民办幼儿园禁止上市,上市公司禁购营利性幼儿园资产,你怎么看?
幼儿园,学前教育,资本民办幼儿园禁止上市,上市公司禁购营利性幼儿园资产,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国家下一步要释放内需就要让老百姓手里有更多可供支配的收入,如果我们一直被房价、教育和医疗压得喘不过气来那就没有多余的钱去消费,大家也不会去响应号召生二胎,时间一长很多国家的大战路都被拖垮,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情。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一个端倪就是教育部门终于觉得不能这么放任发展下去了,必须加以干涉,掐死上市的事情就等于浇灭了资本流入的原动力。希望教育部门尽快出台发展幼儿教育的配套政策,尽快解决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家愿意全部公办吗?不营利老板、员工怎样生存?还讲马上要拿学校、医院进行改革了,不是向私有方向走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虽然是一个产业,但仍属公共事业部分;尤其是学前教育,所以禁止民办幼儿园上市是完全合理的决定。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各种民办幼儿园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些幼儿园通常有着较好的教师队伍和硬件设备,同时幼儿园的收费也较高。这样的机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的产物。
但如果民办幼儿园单独上市,形成规模效应,将挤压中小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空间;势必会抬高孩子的入园价格,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然而,问题是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年轻人和新生人口严重不足,在这种趋势下再大规模发展民办幼儿园肯定会出现大问题。如果任由民办幼儿园单独上市,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学人数不断下降;这些幼儿园要么大幅度提高学费,要么关门倒闭,引发较大的社会矛盾。
所以,必须严格禁止学前教育机构单独上市,否则就会出现社会资金垄断学前教育资源的情况,将较大地提高民众的生活成本。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敬请点赞关注,顺祝工作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新出台的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在积极引导幼儿园走健康发展之路。
1.所有的政策导向是非常清晰的,很多忽略教育本质和政策导向盲目做资本操作的人是掩耳盗铃的。
2.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公办园和普惠园才是主流。即便是剩余的20%高端营利性幼儿园也要注意了,因为你是非主流!
3.再次重申了普惠园和营利幼儿园8:2原则。这条红线是不能过的,各个地方政府需要完成这个整治任务。
4.公办园要50%以上,政府主导已经成为政策导向。下一步有可能是学前教育义务化。
5.小区配套幼儿园只能是公办或者普惠,不要再有侥幸心理了。这一个领域已经是资本避之不及的地带了。
6.幼儿园资质会很不容易拿到,审批标准会很严格。
7.非营利性幼儿园与资本基本绝缘了。
8.举办人的变更会有很多挑战,难度加大,进一步约束了并购、投资等交易。
以上几点体会,总的风向标,有利于幼教行业更健康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办幼儿园的准照都是有期限的,一般三四年,到期要审查,不合规违规的会清退,你说怎么上市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0月7日,国家颁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 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提出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而且要彻底扭转幼儿园的办园结构,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园所占比例过高的局面,2020年全国原则上公办园数量达到50%。
这对于生不起孩子、养不起孩子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减轻负担的好事情了。
文件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者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工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者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上市公司由于资本的原罪性,逐利性原则必然会使其野蛮生长。
红黄蓝幼儿园就是明显的例子,2017年11月发生了虐童事件,2018年中秋前后接着又发生了兑奶水事件,各地丑闻一件接一件。其实即使发生这样的事件,它的股价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国务院的文件发布后,美股直接下跌52%。
按照文件要求,未来退市已经基本成了定局。或许经过几次腰斩之后,是否有非上市公司能够购买这一资产了。
学前教育,注定是公益性的。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一旦掺合进去,必然会导致其野蛮增长,影响整个社会学前教育行业的平稳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