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儿童学前教育真的越早越好吗?
孩子,越好,我的儿童学前教育真的越早越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儿童学前教育真的越早越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应该教育他懂礼貌,养成好习惯.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让他自信有教养!而不是两岁话都说不明白的时候就去什么早教,报各种培训班,把孩子累个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这个问题前几天回答了一次。
有一个故事:一位妇人去见上帝,她看到上帝后沾沾自喜的和上帝说道,“先生,我的baby现在已经半岁了,我开始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会不会太早了?”上帝看了一眼这位妇人“亲爱的女士,这太不幸了,你足足晚了180天。”从这个简单的故事可以了解到,早教一定是越早越好,当然,我所说的越早越好,不是去早教中心。再用一句话很明确的说一句,各位准妈妈,你们在准备要宝宝的时候,是不是先做了一些准备呢?比如吃叶酸,那么已经怀孕的妈妈,你们是否做过胎教呢?这两个举动不是最好的说明吗?如果说吃叶酸勉强可以被认为要生一个健康的宝宝,那么胎教可是十足的早期教育,对吗?那么为什么宝宝出生了,各位妈妈反倒是问要不要早教?会不会太早呢?这不矛盾吗?看到有一位回答的先生举例,说出生学走路是不现实的,我想说,这种说法是不负责的,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为未来走路做准备了,只不过成人不知道而已,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孩子的世界,那样,你可能会断送一个未来诺贝尔奖的优秀人才。
我想,我们现在在坐的任何一位,都不如巴甫洛夫更有权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荣幸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现在流行的一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反映了越来越多的父母对早期教育的重视,而随之而来的介绍天才儿童们成长的书籍大有泛滥之势。父母们渴望培养天才的热情日益高涨,但过分重视就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不结合孩子本身的身体发育等综合考虑,就会进入学前教育的误区。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几个误区主要有:
(1)超前教育、过度教育
比如:学龄前期就过早开始教授小学课程,甚至未入学,一年级的课程已学了大半;学龄前期就已参加了各种学习班,如:舞蹈、武术、英语、乐器等,造成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失去了本年龄段孩子应有的天真、快乐。
超前教育、过度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均会造成不良影响。本年龄段孩子学习应以道德、人格、能力的培养为主,并且应在游戏中学习,而不是以文化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为主。孩子上学后,孩子可能会因过早学了小学课程而产生骄傲情绪。上课时的注意力也将减弱。而年幼的孩子在父母强制下被动地学习,没有学习兴趣,也就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的学习很痛苦,且学习效果差,将进一步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陷入恶性循环中。
(2)过早定向培养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希望的延续,父母希望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得以实现。因此,常不顾孩子的兴趣而对其进行定向培养,或根据孩子一时表现出来的兴趣而过早地定向培养。这些做法同样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规律。学前儿童的兴趣爱好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且混沌、朦胧、多变,尚处于不定型和继续发展期,比如:今天喜欢画画、明天又迷上跳舞或是踢球,故此时期不宜过早定向。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分析其是否适合孩子发展。因为不可否认的是,一人要想在某些方面(比如艺术类)有所成就是需要天赋的。总之,学前教育要注重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特长。
家长在学前教育中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在孩子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赞扬和支持,让孩子把学习作为一种愉快有趣的活动。正确的学习方式不是个人学习的方法、秘诀,而是与个人接受、储存、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的身体、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的结合。
关于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与观点,在这里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好身体,同时也祝大家在自媒体行业有一个好的发展,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并不是越早越好。揠苗助长,最普通却也是最明白的例子。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还具有一定顺序性,幼儿的身心发展在正常条件下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