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理解“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这句话?
孩子,父母,家长怎样理解“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这句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即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ofideas)的概念源自为刘易斯·科塞的著作,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地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的,并且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我在「与世无争」的人真的与世无争吗?这个问题中就谈到了三位这样的人物: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即“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的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富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阿尔贝特·施韦泽)。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这就是格局。
回到问题本身,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在父母的意识形态里提现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等靠自己的时候发现谁都靠不住,这个时候父母的格局已经根深蒂固的投射到孩子身上了。同时中国最需要学习的是父母也是事实!总之相互投射,相互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孩子小的时候,都是模仿所接触的人,而这段时间,父母的陪伴是最多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接收!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行为举止就被写在这张纸上!慢慢长大地孩子,就是父母的浓缩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是世界上最有模仿能力的生物。小孩的一切都是从对周围事物的模仿开始的,慢慢地学习和吸收自己见到和听到的东西,把它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风格。而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耳濡目染之下就会跟着有样学样。所以说孩子是家庭的镜子是很有道理的。
上一篇:你觉得“形象美”和“生活美”哪个更重要?你分别是怎么追求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