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人在古玩市场捡漏是常态吗?这种捡漏的心理有什么利弊呢?
古玩,市场,的人有些人在古玩市场捡漏是常态吗?这种捡漏的心理有什么利弊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些人在古玩市场捡漏是常态吗?这种捡漏的心理有什么利弊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捡漏在当今是非常难的!
古玩收藏大军有七八千万人,要是在二十年前捡漏还是多的。现在电视鉴宝,民间收藏市场,众多拍卖公司,众多收藏网站。。。。。。信息那么发达,人们手里也有了钱,不会象几十年前连本收藏书也找不到,会卖漏东西了。能买到真品、精品、并且物有所值己经是很幸运的了。现在连农村角落也都被收货朋友转了几遍。
有没有漏呢?有的很少,靠的是眼力,更靠的是缘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捡石头也要眼光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捡漏是常态。这也是奢望。想这样,很多时候做不到。很多时候还打眼吃药。那样找谁说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导游郎自己创业不用坐班,近十年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各个古玩市场游荡,对市场冷暖变化是知道的。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这个市场在规范化方面基本没什么进展,民间藏品变现仍然眼前无路,可以说,很多人已经逐渐放弃了努力,长期收藏的人手中存货已经不少了,长久的只进不出也已经对古玩没有太多的渴求,即使看到对的东西也不一定买,除非确实是比自己已有藏品珍贵得多的才会上手。所以古玩市场绝对不会出现眼光好的人通吃的可能性,对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好些老一辈收藏家已经到了代际传承的时候,如果后代不喜欢收藏,把老辈一辈子努力收集的藏品当旧货处理的也不罕见,导游郎至少看到了五六次这样的情形。而且现在大拆大建还在继续,新面世的东西也不会少,绝不是说好东西一、二十年前就被买完了的想当然。这是一个人弃我取的时候,机会随时都有,只要有眼光,捡漏真的是常态。不过,打眼也是常态,古玩总会遇到不懂的问题,需要不断学习,这也是古玩的魅力所在。
其实积累越深厚的人心态越平和,捡漏也就是自得其乐,不会越捡越疯狂。往往是新入行的人会有很长的一个狂热期,不过一定要量力而为,也千万别想着靠捡漏然后拍卖一夜暴富,那就从捡漏发展到掉坑了。导游郎觉得收藏更象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它的回报期更长,确实需要收得起也藏得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淘拍堂六六,一个专注文玩艺术品的小学生。
在古玩市场有捡漏心态是很正常的,人之常情,所有的消费者肯定都是希望更低的加钱买到更有价值的产品。对于古玩来说尤其如此,前些年信息不透明,的确有很多漏可捡,再加上一些从业者的营销引导“老大爷路边花几百块捡漏几十万的古董”新闻比比皆是,因为这些风向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加入到这个“捡漏”大军。
但说回来这个“漏”真的那么好捡么?如果是几十年前可能还不错,但现在肯定是越来越难的!信息越来越透明是一个,另外一个就是永远卖的比买的更精(你可能小赚,但我永远不亏)。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再抱着捡漏的心态去逛古玩市场很容易会被“吃药”。
友情建议大家,捡漏有风险,出手需谨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呵呵,在不同领域穿插一下,也许能结识更多新的朋友。个人言论,不当之处,敬请方家多多斧正。
在古玩市场捡漏是常态吗?这种捡漏有什么利弊?
做为一个古玩爱好者、收藏者,在古玩市场捡漏是常态。并且也属于正常渠道。
虽然现在的古玩市场大不如前,假货、仿品泛滥。但泱泱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质广藏于地下和民间。时常散落、流入古玩市场。
1、古玩艺术品属于特殊商品,在特定条件下,由于爱好者或者收藏者因为经济周转、搬迁等等诸多原因,至使部分藏品流入古玩市场,也时常发生。
2、部分仿品也极具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一些大家、名家在未出名之前,甚至在青年时代学习、临摹、等等创作初期的一些作品,以不同形式流入到古玩市场上。也相当有价值的。
3、近现代的一部分艺术品,也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甚至一些孤品也常常在古玩市场上现身。
至于这种捡漏有什么利弊?
上一篇:如果让你给你的孩子推荐一部动画片,你会选哪部?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