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职场生存法则和智慧有哪些?
职场,自己的,的人职场生存法则和智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题主说的职场生存法则就是在职场上保护好自己的法则,这个法则的目的无关乎是不是能够越来越好、越来越高,而是职场上能平平稳稳。如果这样理解题主的问题,则这个法则应该由以下各注意事项组成的一个法则闭环。
(备注:为了让这个生存法则更加贴合实际,我们首先要分析出职场上有什么样的威胁和风险:第一,被公司清理或裁员或辞退的风险;第二,被穿小鞋搞得自己很被动的风险;第三,被降薪降职的风险;第四,被调整到更加窝囊的岗位上的风险;第五,被孤立起来的风险;第六,加薪永远没有自己的份的风险,等。)
注意事项一:保存好所有可能的记录,以便应对未来可能与公司发生的法律纠纷。这条往往会被职场人忽略,总觉得与公司发生法律纠纷的事情很遥远,或者可能性很小。切记,职场上的变化一定会超出你的想象。一旦与公司发生法律纠纷,自己拿不出任何记录、证据,这很难赢得与公司的官司。这些记录的方式包含了录音与文字(当然,如果有条件录像或者能够拿到录像记录更好。)记录的内容包括了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加班时间、会议记录、签字文件、交付的工作、与关键人物的对话、出差记录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注意事项二:持续增强自己的实力。职场上,能够保护好自己的最好武器就是自己的实力。实力可以让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不敢轻易对你下手。这里的实力包含了三个维度:一个是自身安全防护的实力,另一个是人际关系的实力,最后一个是岗位能力的实力。这三个实力,既可以保护好自己,又可以防止或避免让他人看不起的情况发生。
注意事项三:保持与领导的良好关系。无论你的上级或者某个领导看上去有多么笨、多么愚蠢、多么招人烦、被多少同事嫌弃,你自己都不要让自己的这些想法显露出来。总与上级或领导搞不好关系,无论走到哪个公司,最后吃亏的、受到威胁的一定是自己。保持与领导的良好关系,或者至少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可以让自己事半功倍。自己的很多权益就掌握在他们手里,为什么要跟自己的权益过不去呢。
注意事项四:永远不要在背后说任何人的坏话。隔墙有耳,没有不透风的墙,这都是老话。老话都是被历史验证过的,不必让自己再去亲自证明他们的正确性。如果真要说,就要有当面去说的勇气。背后说人的坏话,一是这种表现纯属小人的做法,二是别让自己的道德降到那个水平,三是说别人的坏话等于在告诉他人你是一个闲话太多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别人一见你就会躲着走,唯恐避你不及,让自己被孤立起来。
注意事项五:保持对任何同事的尊重。无论是对你的同级同事,还是对自己的上级,或者对最基层的劳务人员(清洁工、操作工、杂工),抑或那些让你极不舒服的人,时刻保持对他们的尊重。职场上不卑不亢和对他人的尊重,让自己心中无愧,免去了自己对自己每天的“内耗”,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目标。
注意事项六:竭尽全力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无论是轻易能够完成的工作,还是需要复杂思考的、有难度的工作,还是自己的直接上级布置的工作,还是其他的领导布置的工作,或者是同级同事拜托给自己的工作,都不要忘记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极致的态度。而且,这样的态度要保持着直到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极致,体现着自己在职场上的责任感,责任感是职场生存法则的基础逻辑。缺乏责任感的人在职场上无法走得久远。责任感可以赢得公司的尊重、上级的尊重、同事的尊重。责任感是职场的万能钥匙,几乎可以打开职场所有的通道。
做到以上这六点,并把它们牢记在心,形成自己在职场的一个法则闭环,在职场上生存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让自己在职场上走得更高、行得更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没参加工作应该要八面玲珑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职场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同,在这里分享一点经验希望可以少走弯路。
1.在职场中切勿交浅言深
如果工作和生活出现了问题,一定不要跟同事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很多时候的看似关心,都是内心八卦的好奇,不要总是一腔热血觉得世界上都是好人,坏人有你不曾看到的阴暗面,大段的抱怨诉苦既不能改变现状,还会将自己的秘密拱手送上,多一个把柄何必呢。
2.合理保护
1.离开工位前,电脑一定要锁屏,记得有密码,在对某一件事做判断的时候请多在考虑几秒。
2.如果对自己有利益冲突需要沟通的事情,用聊天软件来确认,留存证据避免背锅。
3.适当的装傻,在职场中聪明的人太多,当有人让你表态看法时选择方向时,如果不管怎么选择都是错的,那么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就算装傻的有些拙劣,可也依然拿你没有办法,可以规避做龙套牺牲。
3.提升自己
每天都要给自己预留出学习的时间,专业技能也好,演讲口才也罢,哪怕只是看书拓宽眼界,养成看公开课的习惯,90%的人是无法接触到这些顶级老师的,在互联网便利的时代,一定要保证持续的输入,这些付出的时间会潜移默化改变你,有一天因此而收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