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郑板桥的书法是不是丑书?该如何赏析?
书法,郑板桥,他的郑板桥的书法是不是丑书?该如何赏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中不俗何曾丑,乱石标新格更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郑板桥的字是【形丑神不丑】,这就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丑书,纵观历史,书法家可分为3类:
1.真正因为书法技巧和天赋,比如: 欧阳询,米芾,怀素,智永等等
2.因为其他方面的才气底蕴的积累,成为书法家,其中就有郑板桥,徐渭等
3.上述两者兼备,既有非常高的书法造诣,又博学多才或者有着高尚的品格,比如苏轼,颜真卿,赵孟頫
这样就不难解释郑板桥在书法上被认可的原因了,他在诗词文学等其他方面的修养,积累了很多底蕴,之所以成家,不一定是书法技巧多么好,而是行笔中展现出的才学气质,所以更是激励我们当今的书法爱好者不仅要攻于书写技法,更要有文学上的修养,相辅相成,方能成大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郑板桥是创体,是书法大家。风格独具,不属丑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郑板桥的书法不是丑书,是有法可依,它把楷草隶篆多种书体熔铸一炉,姿态各异憨厚拙朴,神貌并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我很喜欢他的书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郑板桥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考取了举人,康熙年间考取了进士,可谓三朝元老。网友们看到郑板桥的考公经历后直呼:考公务员真心不容易呀,有些人考了一辈子都没考上,耽误了这些学子一辈子,难怪现在公务员考试有35岁的年龄限制,如果每个人都想郑板桥那样执着,稻田估计要荒芜了,工厂也要停工了。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该表人物,他的一生只画兰、竹、石,所以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的诗、书、画都登峰造极,算得上是个大文豪,留下了很多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郑板桥的书法也很出名,大部分人对其书法的认识估计都是从“难得糊涂”四个字开始的。这四个字写得活泼可爱,饶有情趣,被好多书法爱好者模范,经常出现在某些人的客厅、办公室、酒店大堂。
郑板桥的字并不是全是好评,大部分书法爱好者都不喜欢郑板桥的书法风格,认为其融入了过多的绘画元素,搞了很多怪,完全就是一幅丑陋的面孔。
并且认为他的书法作品中出现了好多传统意义上的败笔,好多败笔是重复出现,估计是刻意为之,于是又部分书法爱好者认为郑板桥的疏风恶俗,最多算个高级的名人书法而已。
有专家认为,认为郑板桥是丑书的人其本身是无知的,说明其对书法的理解仅限于馆阁体,这样的人不配欣赏高境界书法。
书法初级水平只局限于写字,高级水平书写人生境界,郑板桥的书法故事性很强,其中融入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其一笔一划都在诉说着郑板桥一生的大起大落。
有人说,郑板桥的书法比他的画境界更高,因为画必须有型,而其字可以无形,每一笔的走向都可以自由流动,可谓高深莫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郑板桥的书法可不是丑书,是有水平的。郑板桥的书风融篆、隶、楷、行于一体,面目奇异。在当时的江南一带粉丝众多,备受推崇。也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作品流传于世很多,粉丝多了模仿者就多,因此山寨的板桥书法也多,到了现在有时候真品赝品都分不清楚了。
郑板桥是参见过科举考试的人,因此楷书上人家当初是下过很大功夫的,楷书学的是欧阳询的字,结体端庄紧密,小楷尤其工整,就是当初科举考试必须写的“馆阁体”。但郑板桥毕竟是个不安分的人,思想活跃,因此考中进士后就放弃了这种呆板的“馆阁体”了,转而向能表现自己性情的书体发展,不断探求个人风格。他曾经作诗云:“蝇头小楷太匀停,长恐工书损性灵。”
乾隆十七年撰写的《城隍庙碑记》是其楷书的代表作,已经打破了方正平严,开始出现攲侧结体和伸展撇捺的特征。中年以后他去到扬州卖画,顺便也混入了当地的书画圈里,随着与外界的交往增多,眼界也开阔了,在书法的取法来源上也开始开阔思路,转向宋代的苏轼和黄庭坚。他曾经自称:
平生爱学高司寇且园先生书法,而且园实出于坡公,故坡公书为我远祖也。坡书肥厚短悍,不得其秀,恐至于蠢。故又学山谷书,飘飘有攲侧之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