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乾隆皇帝?
乾隆,雍正,皇帝如何评价乾隆皇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乾隆一生酷爱文物收藏,但眼光却不怎么样;作为皇帝,乾隆却有着一颗说走就走的心……
乾隆的文艺范儿
乾隆皇帝在位63年,把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都推到了顶峰,是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的皇帝。据记载,乾隆爱好诗、书、画,作品极多,紫禁城内绝大部分的匾额、楹联都出自于他的御笔。
据统计乾隆一生写诗有43630首,乾隆活了88岁,算起来就是平均两天\"拉\"三首。要知道一部《全唐诗》,一共收了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总共也就48000多首。更不要说陆游,算是高产的,一生作诗也就近万首。当时的一班文臣把乾隆的诗捧上天,但我们现在能记得哪一句是他写的?对不起,一句也记不起来。
鸠占鹊巢
更要命的是,乾隆爷尤其喜欢在收藏的名家书画上面题诗用印,对艺术品本身也造成了不少的破坏。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乾隆时期的很多文物藏品上,经常会见到“御题”二字,就是因为乾隆爷不仅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更喜欢在别人收藏的文物上面署上自己的名字。虽然皇帝署名也是个值钱的事儿,但是这点小钱跟那些稀世文物比起来,则是对文物的巨大破坏,其后果是无法挽回的。
乾隆藏品“假天下”
鉴宝专家们还发现,乾隆虽然藏品繁多,但是其中很多都是假货。后世人调侃:别人的藏品是甲天下,乾隆爷的藏品是“假天下”。
乾隆虽说有时眼光独到,但看走眼的时候更多,他所认定的真迹后来证明不少都是假货,其中被他厌弃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恰恰是传世珍品。不过,幸好咱们乾隆爷看走了眼,不然这真品还不知道要糟蹋成什么样儿!
据档案记载,清代内府里曾藏有宋代大书法家蔡襄的一部楷书作品,这幅字在当时有两个传本,其中一个传本被乾隆爷随意赏赐给了一个皇子,后来辗转流入日本;而另一个传本则一直留在宫中得到重视。
百年之后,专家们发现留在宫里的这幅字,虽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但却是个赝品。乾隆爷的这个大乌龙可着实让咱们这些子孙后代痛心疾首啊!
乾隆的西湖情节
乾隆十六年的阳春三月,乾隆爷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杭州,跟喜欢宅在宫里父亲雍正不同,乾隆和他的爷爷康熙一样,都喜欢微服出巡,他们最爱的就是西湖春光。
《清乾隆西湖行宫图》就是一张专门为乾隆量身定制的西湖春季游览攻略长卷,是乾隆的一份极其珍贵的藏品,其画工精美详细,高端大气上档次。该图从东西南北中五个角度详细描绘了乾隆游览西湖行宫及各景点的具体方位,众多名胜上都有文字标识,为他的出游提供了方便的指南。
乾隆此后的五次南巡都必到杭州,西湖的春色是他到老都难以割舍的情结。目前《清乾隆西湖行宫图》被收藏于西湖博物馆,2012年首次公开展出时便引起极大的轰动,它完美再现了古西湖的全貌。据说西湖申遗成功,就是《清乾隆西湖行宫图》立下了汗马功劳。
乾隆帝在位63年,一生虽奢华无度,但相比起他的同行,在安邦和拓疆两个角度,都不失为一个好皇帝。然而,他又因过度自负,固守传统错过了最佳改革时机,为整个清王朝走向衰微埋下了种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高宗乾隆皇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四个皇帝,“乾隆”是他的年号。乾隆二十五岁登极,在皇位长达六十年。乾隆六十年,八十五岁的乾隆帝禅让皇位给皇十五子颙琰,自己则以太上皇名义继续抓着权力不放,直到八十九岁去世,他实际执政的时间达到了六十三年。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他在位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有清一代最为富有的时期,他的统治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人感叹,乾隆是史上最有福气的皇帝。综其一生,无论毁誉,乾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位很重要的帝王。
首先应该承认,乾隆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执政的六十多年里,他始终以其祖父康熙为榜样模范,勤于国事、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不敢有马虎懈怠。同时整顿吏治、改革旧制,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注重农业生产,同时广泛豁免赋税,曾经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次全面八省漕粮。
在疆域问题上,乾隆征讨试图独立的准噶尔汗国、统一回疆、稳定西藏局势,以及继续维系和发展与蒙古诸部的关系,虽然乾隆沾沾自喜自吹自擂自己的“十全武功”,但不可否认的是,乾隆朝十次大规模的征战维护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并奠定了中国近代的基本版图。
从个人修养上来说,乾隆皇帝深受汉文化熏陶,饱读诗书、勤于诗画、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浸淫很深。他还利用国家的力量,集合大批文人编撰了《四库全书》。他对书画艺术也非常关注,他曾组织人整理了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编成了《石渠宝笈》书册,这个可谓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的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乾隆还大修了宫殿、皇家园林和寺庙,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之格局就是在乾隆年间形成。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精华,是了不起的文化艺术成就和瑰宝。
但同时,乾隆皇帝也是一个刻薄自私的封建专制集权独裁帝王。乾隆帝凭借着父祖创下的基业,不仅极其贪图个人享受,他在位时,六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巡游之中度过,巡游范围包括北上祭祖、西去五台、东巡山东以及六下江南,还有几乎每年一度的木兰哨鹿等,范围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国土。巡游一方面当然有其积极作用,但帝王大规模频繁的巡游组织庞大、人员众多,途中大兴土木、挥霍浪费,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乾隆一边在修《四库全书》的同时,一边却进行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酷烈的文字狱。根据统计,乾隆时期共发生了文字狱一百三十余起,其中,四十七起案件的案犯被满门抄斩。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小题大做、或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冤屈之案。
乾隆晚年最让人诟病的是宠信大贪官和珅。乾隆晚年吏治松弛,国家贪污腐败盛行,各地农民起义频发,清朝也开始由盛转衰,走向了衰落之路。
在乾隆末年还发生了一件在世界史视角里内具有特别意义的事,那就是乾隆五十八年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英政府来华的目的是试图与清政府谈判开拓中国市场,但此时的中英两国由于历史、和政治结构以及思维视角的不同,双方几乎完全是鸡同鸭讲,最后可谓不欢而散。而且两国经过这次外交事件后,一个更加朝气蓬勃,最后成为了“日不落”世界性帝国,而一个则在混混沌沌中进一步衰老无力。所以现在常常有人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咎于乾隆,个人认为还是太求全责备了。晚清政权落入慈禧太后之手,又长期被列强困窘,只能说是专制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一种历史的必然。清朝没有跟上世界进步的脚步,当然有统治者很大的责任,但这责任也不能由具体某个统治者和具体一个朝代完全担当。我个人认为当时的中国没有主动丢掉集权政治模式和放弃千年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步入近现代化的现实土壤。
上一篇:肠胃不好,怎样吃蜂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