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什么会对邬先生言听计从?
雍正,阿哥,差事《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什么会对邬先生言听计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土地兼并的问题,康熙清楚,但是没办法,或者说有办法不能执行,实际上是没人帮他办这个事。
相对来讲,追缴国库欠款这个事要相对简单些。只要不怕得罪人,能拉下脸来就能成,至少可以追回一部分。
但追缴国库欠款肯定要涉及到皇亲国戚,户部办不了,上书房的几个大臣,也办不好。只能由皇子出面牵头才有可能办成这件事。
所以,康熙在得知四阿哥胤禛江南筹款赈灾,修缮疏通河道的差事办的很好的时候,在胤禛尚未回京的情况下高调宣布了对胤禛的嘉奖:封四阿哥胤禛为“雍郡王”以资嘉奖。
接下来康熙话锋一转对他的儿子们说:我知道封胤禛雍郡王你们当中有的人不得劲儿,那好,我还有个差事,谁能办好,我就封他一个亲王!
下面的一帮皇子们都伸长脖子竖起耳朵仔细听是个什么差事。
但是,当康熙说出“追比国库欠款”这几个字的时候,伸出去的脖子又都缩了回去。
“激将法”加“重赏”,居然没有一个皇子站出来,康熙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本来分管户部,按道理追比国库欠款责无旁贷的八阿哥胤禩(那个时候还只是贝勒),却明确的以自己“能力不够”为理由狠狠地自责谦虚了一番,然后不怀好意的推举了四阿哥胤禛来办理这个差事。
他的理由是“四阿哥胤禛江南筹款赈灾”的差事办的很好,说明能力很强,这个“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相信他也一定能够办好。
八阿哥胤禩的举荐,居然得到了从大阿哥胤褆到十四阿哥胤禵的所有人的一致赞同。
诸皇子心想:让你老四得瑟,既然升了郡王,那就把这个差事也接了吧……。
这样一来,康熙也就只能寄希望于四阿哥胤禛了。
康熙心里清楚,这肯定是一个很难办好的差事,但他真的希望他的儿子当中有人能给他长个脸,分个忧。
当四阿哥胤禛回到京城,还未决定是不是接受这个差事的时候,八阿哥胤禩已经再背地里鼓动一帮大臣去找他求情了。
京城外驿站的各种套路,一方面让胤禛怒不可遏,同时也是不胜烦扰。
因为邬思道是胤禛派年羹尧在江南寻访到的,并由年羹尧一直照顾,然后和年羹尧一道提前回到京城,先在四阿哥胤禛的府上当教书先生,在胤禛回到京城之前,他们两个一直未曾谋面。
第一次见面,就遇到了“追比国库欠款”这个糟心的事。
邬思道感激胤禛的“知遇之恩”,所以首次交谈,他就算是“迫不及待”扮演起师爷的角色了。
对于“追比国库欠款”这个差事,邬思道几乎是“侃侃而谈”的进行了他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毫无顾忌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邬思道认为,追比国库欠款这个差事,十分复杂,也十分难办,也不太可能办好。
他把欠国库银两的大臣们进行了分类:
第一,因为俸禄不够非借不可的,
第二,对朝廷有功或有资格的“老臣功臣”们为了讲排场贪腐贵“强行欠款而且没打算还的”,
第三,害怕不去借国库银两而被排斥而“象征性随大流”的。
这里面肯定包括皇亲国戚,功臣老臣。所以,肯定是“吃力不讨好”,并且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的差事。
听了邬思道的分析,胤禛这个时候已经不大想接这个棘手的差事——差事办不好很可能还要热一身的麻烦。
所以胤禛问邬思道:那先生的意思就是不要接这个差事了?他是真想有人支持他推掉这个差事。
但是邬思道却斩钉截铁的告诉胤禛:不,这个差事你必须要接!
胤禛很诧异:什么情况?明明知道这是个难办的差事,为什么一定要接呢?
邬思道讲出来一句话:如果你都不接这个差事的话,那岂不是皇上连一个为他分忧的儿子都没有了吗?那皇上得多伤心啊?
邬思道的意思很明确,这个差事的核心,并不是有没有能力办好,而是有没有愿意办的态度。他的意思是表态比办好更重要。
胤禛犹豫了,对于他和邬思道的第一次谈话,他感觉到心里没底,说到底还是对邬思道的分析判断,以及对康熙的想法的猜测不十分相信。
所以,他对邬思道的话不置可否,他打了一个哈欠,告诉邬思道:太晚了,先生歇息吧!
转身走了,邬思道看着胤禩离去的背影,对这个四爷也是琢磨不透,但也还是比较清楚,这个四爷还不相信他。
但是,当第二天胤禛到宫里面见康熙汇报工作的时候,康熙的一番话,让胤禛对邬思道的精准的分析以及敏锐的判断“肃然起敬”——这个远离朝堂,浪迹江湖的“教书先生”,居然能把康熙的心理分析的如此透彻。
康熙表扬了胤禛江南的差事办的很好,但接下来康熙却对胤禛谈起了这个国家面临的根本问题,那就是上报土地数量逐渐减少税收逐年下降,以及京城的官员到国库借款成风的“吏治腐败”的问题。
康熙感慨:真有这么多的儿子,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追比国库欠款……
胤禛一下子就明白了,邬思道的分析判断是非常正确的,这个时候态度是第一位的。
于是,胤禛毫不犹豫的向康熙表了态:
第一,愿意追缴国库欠款。
第二,为了皇阿玛,为了江山社稷,儿臣大不了做一个“孤臣”就是了。
康熙对胤禛的表态大为赞赏。胤禛在他的心目中开始变得亲切起来。
这非常重要。
通过这件事,邬思道在四阿哥胤禛心里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胤禛对邬思道开始“言听计从”。
但是胤禛的言听计从,并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能够进一步的发挥。
这一点,在邬思道在刑部出现“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时,给胤禛的分析和建议,以及胤禛对这个分析建议的反应可以看的很明白。
胤禛对刑部的这个骇人听闻的大案气愤不已,他想主动请缨,去整治这帮贪官污吏,他觉得邬思道肯定会支持他,但邬思道听完胤禛的想法之后,却严肃的告诉胤禛:你绝对不能卷入对刑部进行彻查的差事当中去!
胤禛一时没反应过来:贪官污吏不应该整治吗?
邬思道告诉他:这个案子大白于天下之时,就是太子被废之日。因为刑部一直是太子在管,就连秋决犯人都是太子代皇上勾决,所以这个案子查到最后,一定就是太子,但是,太子毕竟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难道你四爷就真的要当这个废掉太子的千古罪人吗?
其实,四阿哥胤禛当时就已经明白了,邬先生的分析是对的。这肯定不是惩办几个贪官污吏的事情,这个案子已经牵扯到“太子的废立”,这种事躲远一点为好。
但是,胤禛并没有简单的按照邬思道的建议,推辞这个差事。他要做的更加完美:既得到康熙的赞赏,有不被卷进是非。
所以,在康熙面前,胤禛还是慷慨激昂的表态:贪官污吏必须严惩!愿意接下彻查刑部以及各地方督府司法官员的差事。
邬思道不知道怎么得到了这个消息,气得这位师爷收拾东西要离开四阿哥胤禛。
当年秋月告诉邬思道要走的时候,第一反应竟然是“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
胤禛的警惕性一直非常高。
他告诉年秋月,请邬先生再等一天,一天过后就如果还坚持要走的话,他绝不拦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