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学会数学?有哪些技巧?
数学,自己的,老师怎样才能学会数学?有哪些技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分为“定理.公式篇”和“习题篇”两个部分。
1.定理.公式篇
把新学到的定理和公式给记下来。
写下对这个定理或公式的验证方法。
其它的验证方法。
在验证的过程中,自己所领悟到的东西。
2.习题篇
把题目抄在本子上。
解题。
把其他的解题方法也写下来。
把解题方法当中涉及到的想法与思路也记下来。
注意要点:
1.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不能照抄书上的。
2.所有的信息都收集到笔记本中去。
总之,学好数学方法很重要。光努力是不行的,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习如虎添翼,走上快车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有好的数学学习惯,如认真听讲,看题细心,书写工整,步骤规范等等。这样的孩子注定数学能得高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无论是什么学科,要想学习好,都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哪门功课,要想学好,首先要对这门功课有浓厚的兴趣。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有偏科的情况,这就是因为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对这门功课的兴趣不是很浓厚,所以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也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学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课前坚持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巩固练习。每隔一段时间能自觉地梳理知识点并强化练习,在做题过程中能有良好的读题审题和检查的习惯等等,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与失败。失败后不放弃,不灰心,能迎头赶上,这样的孩子便会越挫越勇、勇攀高峰。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别忘了关注【小数老师】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有好的数学学习惯,如认真听讲,看题细心,书写工整,步骤规范等等。这样的孩子注定数学能得高分。
上一篇:跟认识10年、谈了8年恋爱的女朋友就要分手了,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