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兵仙”韩信看不起战神“白起”,这是为什么?
韩信,秦国,项羽有人说“兵仙”韩信看不起战神“白起”,这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起已经击穿了做人的底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认为白起“破敌一万,自损八千”,而他自己可以做到兵法运用自如,可以不用费过多兵力,打胜仗游刃有余。并且他还真的做到了。
白起是战国中期的“人屠”,六国闻之丧胆,他这一生杀人约165万,善于打歼灭战,利用秦国强大的兵力和战斗力把敌兵围歼。相比通常的统帅喜欢攻城略地,白起更喜欢摧毁敌军的数量,说俗一点就是杀人。
同样都作为主帅,白起这么强悍,那为什么说韩信不敬佩白起?
因为白起打胜仗的原因有两点:
1. 秦军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变得十分强大,军纪是六国最好的,视人头为生命。这样的阵容还能不强?
2. 利用秦军的数量和敌军火拼,比如长平之战,众所周知是赵国输了,但秦军也损失惨重,伤亡约二十几万,真的是“破敌一万,自损八千”。不是说这不算赢,而是效率低。
而看看韩信,自从被刘邦拜帅以来,打过的仗都是十分漂亮的,其精彩程度在我国五千年史上难以找到相似的,更别说超越它们的。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韩信利用人性的弱点,障眼法。章邯始料未及,全军覆没。从此关中全部归汉。
韩信北伐灭魏的时候,偷渡夏阳,出奇制胜。
韩信灭赵,背水一战,利用的是人类在必死环境之下爆发的潜力。这一仗尤其漂亮。这一仗打完之后,刘邦把所有韩信手下的精锐之师全部抽走,留下的只剩老弱病幼。
韩信整军,以军势和名声恐吓燕国投降,这一仗没费一兵一卒。
韩信灭齐,这一仗可能显现不出来兵仙的能力,因为有说客提前搞定了齐王。
韩信灭龙且,这一仗利用了地势,龙且看不起韩信,硬要冲到河对岸打,结果被韩信提前埋伏好的陷阱搞得全军覆没。从此项羽再也没有和刘邦集团硬碰硬的资本。
最后一仗,十面埋伏,韩信知道项羽很能打,于是利用十面埋伏分兵之计累垮霸王。把项羽逼的乌江自刎。
韩信打过的大仗,几乎都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打完之后无论敌营还是友营,无一不对韩信用兵之道惊叹。
回顾兵仙打过的这些仗,可知韩信不佩服白起是有理由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说没说过,但杀敌一万而自损八千,绝对不是一个高明的统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恕我孤陋寡闻,韩信看不起白起这事儿还真不知道,至少在史记里没看到。作为一个武将能使自己指挥的战役保持全胜,我觉得谁都会由衷地尊敬,特别是同行。韩信用兵确实好,但白起也有自己的特点,长平之战秦国确实损兵不少,但当时赵国的军力不比秦国差多少,战斗力非常强悍。而楚汉相争的时候,各国的军队战斗力(除项羽的楚军)是远达不到原赵国的实力的。所以说,韩信是不会看不起白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起是屠夫!杀人太多!而且连降兵都坑杀!老孟名声不好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歼灭战之父——白起
歼灭战指的是全部或大部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歼灭战不以攻城夺地为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他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秦国的名将,中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可以说他为秦朝的统一立下的汗马功劳,他一生打了70多场战,无一败绩。白起是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的著作《白起兵法七篇》、《神妙行军法》。白起一生无败继,准确的说是37年战斗生涯都是全歼对手,比其他的那些人牛大发了,只是因为儒家思想作祟才被各种贬低。
上一篇:专利等于技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