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茶的饮用方式是怎样发展的?
茶文化,神农,盖碗历史上茶的饮用方式是怎样发展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茶的饮用方式是怎样发展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我就不去搬抄百度了,茶,应该在神农时期就已经被人类发现了。最早应该是属于食材和药材,所以很早以前不是喝茶,是吃茶。也就是直接摘下叶子嚼着吃或者和其他草药搭着吃。
到了三国左右(可能早些可能晚些)应该,是可是流行煮着吃。煮茶开始在一些贵族皇家流行起来。还有了专门的煮茶师发展到后面。
再然后应该就到北宋了,那时候开始有斗茶,把茶叶弄干,抹粉,到在碗里加水,然后跟打鸡蛋一样一直打一直打,茶碗里会形成一层细腻的茶沫(泡泡)还可以在上面画画(这比西方的拉花咖啡早了不知道多少年)所以就孕育出了建盏,那时候建盏可是皇室的宠儿,因为黑瓷比较好承托茶沫的颜色,而建盏确实又是黑瓷的顶端。那叫一个风靡啊。至于打完,斗完,画完应该就喝了吧。连末一起喝。
再后来就是泡茶了,电视上看得最多的明、清时期就是那个三才盖碗,扔点茶叶,水冲着,泡着喝。
至于现在的隔水泡(我胡乱取的),不论是用盖碗还是壶,投茶、注水、出水,分杯。应该是更后面了。毕竟发酵茶的时间还算比较晚了,红茶也才4-5百年,早期还是绿茶为主,而隔水泡绿茶不是太合适。
大概应该就是这样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开始入药,后来成汤,最后来才成饮料。南宋之前的人喝茶喜欢放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应该是非常悠久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饮茶而解,可见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已经很长很长。中国茶文化的兴起离不开佛教寺院,好多的名茶都出在茗山古刹,僧人们在寺庙前后栽培茶树,一方面自己品茗,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或者换一些东西日用。特别是唐以后禅宗文化的盛行更是把茶文化推到了高潮,茶禅一味和吃茶去,成了修心者悟道的口头禅,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僧道大师都离不开茶道。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都体现了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当今社会茶文化更加体现了他的特殊作用,所有高档场所,商务办公,生意场地,甚至差不多的家庭也开始有自己的小茶室,这充分说明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茶文化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品茗让人回归自然,感悟人生,享受生活,愉悦心情,同时还能修心养性,强身健体。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茶的飲用發展為,藥用階段到飲料階段,飲料階段發展為,鮮叶煮湯飲用~干茶餅泡茶~散茶以及茶沫,的順序
上一篇:怎样看待茉莉花茶最后的提香工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