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到底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李世民的背后鼓动?
李渊,太原,的人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到底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李世民的背后鼓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位唯恐天下不乱的主是晋阳令刘文静,裴寂算是中央直属单位的负责人,那刘文静就是地方官员了。刘文静户口在武功,但对人就称祖上是彭城人,这不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彭城历史上有两位刘姓皇帝,汉高祖刘邦跟宋武帝刘裕。言下之意,八百年前,刘文静的祖先跟刘邦是一家人,二百年前,刘文静爷爷的爷爷们跟刘裕怕也是堂兄弟。连祖宗都能往乐观上溯源,刘文静当然是个乐观主义者。
刘文静笑完之后,又望了对方一眼,说实话,他并没有瞧上裴寂,裴寂这个宫监,大概相当于宫里的妇女主任跟仓管,搞关系是其特长,但论济世之才,还是我刘文静吧。
两人不再说话,同望着城上的烽火,各自出神。
世道已经乱了,乱世不是出英雄的时候吗,天下又有谁可以称得上英雄?我们的未来又在谁的身上?
不久以后,刘文静似乎找到了答案,他兴冲冲地跑来告诉裴寂,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开创新时代的人:
“这个人非比寻常,性格豁达可以跟汉高祖相比,神态武威又像魏祖,年纪虽少,但一定是大材。”
裴寂在脑海里将刘邦跟曹操嫁接了一下,实在想不出来,这两人拼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好奇地追问是谁,听到刘文静说出这个名字时,裴寂笑着摇了摇头。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顶什么用?
刘文静说得是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事实上,裴寂心中早就人选,跟刘文静重视少年不同,裴寂认为中老年干部李渊才是真正的人主。
两人的迥然不同但又殊路同归的命运在这个分歧时便已注定。
看到裴寂不以为然,刘文静告辞而去。接下来,他准备接近李世民,可正当他准备去拜码头时,出事了。
李渊到太原没多久,就下令将刘文静关了起来,这个事情不怪李渊,要怪就只能怪李密。
刘文静跟李密是亲戚,当年李密只是当师爷,当逃犯,还没有牵扯到刘文静,现在李密坐上了瓦岗军头把交骑,成了隋朝头号敌人,那就只能怪你结亲不淑了。
带着镣铐,刘文静从县令变成了囚犯,就等着杨广那天想起来,给他发死亡通知书了。
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吧,刘文静十分沮丧。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此交待,直到牢门被一个人打开了。
“县令大人,住得还习惯吧。”
一个身影出现在牢门。
牢门打开时,这个人站在牢门前,挡住了外面的光,但刘文静依旧看清了这人的面孔。
此人两手空空,没有拿被子牙刷之类的日用品,连食盒也没有提一个,显然不是来探监改善刘文静狱中生活水平的,但刘文静两眼放光,霍然站了起来。
曾经看过一段话,说人世间最幸福的是莫过于知道自己暗恋的人也暗恋着自己,这是儿女情长,若换至英雄境界,幸福莫过于,发现自己敬重的人同样也敬重着自己。是谓孔北海亦知刘备是也。
李世民来了。
望父成龙
李世民是专门奔刘文静而来的,这位同学是一个早熟的人,在别人还在为青春期的躁动而不安时,李世民的内心却不知什么时候藏下权欲的猛兽。现在,天下英雄群起纷争,他内心的那头野兽再也按捺不住。他急于要向他人倾诉壮志,聆听方略。可志高者和寡,风高者天清,放眼太原,李世民朋友无数,却似乎没有一吐为快的对象。想来想去,只有身在郡牢的刘文静还可以聊一儿。
见到偶象,刘文静相当激动,一时之间没搞清状况,脱口就是令尊可好,久仰久仰之类的废话,全然没有平时县长的洒脱,可见气场这种东西的确存在。
李世民打断了刘文静的寒喧:
“先生,我这一次过来,不是跟先生谈儿女情长的事情。我要与先生谈大事。”
停顿一会,李世民问出了早藏于胸中的疑问:
“现在天下大乱,有什么解救之法?”
刘文静被当头一问击醒,终于明白了过来。
镇静下来,对方可是刚成年的人,要是在他面前露怯,还有何面目。
刘文静早就有答案,这些天关在牢里,也没什么事干,尽琢磨这些事情了。于说出了他的答案:
“丧乱方剡,非汤、武、高、光不能定。”
刘文静所说的汤武高光是指商汤、周武、汉高、光武,这四人都是不世之雄者,其才能绝冠其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推翻暴政,开创一个新时代。言下之意,现在这个乱世,如果没有能力跟这四人比肩的人是搞不惦的。
此句一出,李世民的眼睛闪过一道兴奋的光芒。他已经知道此行不虚,不禁脱口而出:
“你怎么知道现在没有这样的人,只怕世人不知道罢了!”
是的,刘文静,看看你面前的我,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世界会知道,我的名字将与这四人并列,光耀千古!不!我将超越他们,后人提起圣君,当提我名,世人论起君王,当以我为帝范!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让内心的骄傲潜伏下来,问了一个切实际的问题:
“先不管这些,我若行大事,请先生为我指点迷津。”
刘文静已经完全恢复了本色,他开始在狭窄里的牢里踱步,指点着外面的万里河山,从他说得话来看,把他关在牢里实在不冤枉,就是马上拉出去打靶都算宽大处理。
刘文静有一整套的造反方案,据他一气说来的情形,还不是急就章,这应该是打了无数腹稿,思前虑后的结案。
“杨广现在跑到江淮,李密围逼东都,造反的人动不动都以万计,此时正是乱世出英雄的时候,如有真命天子振臂一呼,取天下如反掌!”
李世民盯着刘文静,鼓励着他说下去。
“现在太原有大量避乱的百姓,我当了这么多年县令,早就摸清哪些是豪杰,只要招集他们,可得十万人,汇集令尊数万将士,一言出口,谁敢不从!”
“率领此众趁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
刘文静一气说完,脸色已潮红,面对他信任的人,他已经交出了自己所有的腹案。然后,他听到了心慰的回应。
“先生此言正合我意。”
两个谋夺天下的人在潮湿狭窄的牢里找到了默契。
没多久,刘文静就被放了出来。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李渊明哲保身,按理不该放刘文静出来。除此之外,太原城内到处是朝廷的逃犯。收容逃犯应该是胆大爱惹事的柴庄主窦地主们干的事情。李渊一边夹着尾巴一边却把他的太原变成了官办的聚贤庄。
刘文静跟李世民也没有想明白这里面的原因。这两位一起就造反之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他们找到了实施这个计划的最后一个障碍:李渊。
没有李渊同意,反是造不起来的,毕竟于公,人家是太原留守,于私,他是李世民的爹,有监护责任。
想到这,刘文静告诉李世民,要劝动李渊造反,我不行,你也不行,只有一个人可以:裴寂。
据史书记载,裴寂跟李渊本是老朋友,李渊当上太原留守后,跟裴寂他乡遇故知,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下棋,一玩就是通宵。 “要是此人出马劝说,胜算就大多了。”刘文静说道。
想了一会,李世民摇了摇头,表示跟裴寂又不熟,况且这么大风险的事情,他未必肯出面。
对裴寂,刘文静是很熟的,他笑了笑,告诉对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