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苏东坡在黄州写出四个精彩文章呢?
苏东坡,东坡,苏轼为什么苏东坡在黄州写出四个精彩文章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黄州与苏东坡,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恋人,而恋人就是要“佳人相见一千年”(苏东坡语)。
好玩的国学,期待方家的指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的黄州是一座教育重镇,现代新城,可宋代时的黄州,不过是一个地处偏僻、经济落后的蛮荒小镇,因其荒凉、闭塞才成为贬官栖身之地!
苏东坡被贬黄州,官衔是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官职一大堆,实则无权参政,甚至于人身自由都受到某些限制!当苏轼和大儿子苏迈父子俩孤独抵达黄州这个偏僻萧条的小镇时,他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被遗忘、被弃置的凄凉之感!但是,乐观的他并没有颓废,而是选择放下,将过去归零!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写于黄州定慧院,黄庭坚赞美此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苏轼就是那只月夜下的孤鸿。它孤傲,不屑与丑恶为伍;他独立,耻于随波逐流;他平静,宽阔的胸怀可以容纳生活给予的一切!
初来黄州,由于是犯官,苏东坡没有自已的居所,苏东坡父子挤在黄州城东定慧寺一间小小的禅房里,几乎闭门不出。
随着弟弟苏辙护送他一家人长途跋涉来黄州团聚,苏轼欣喜之余,发出了“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的感叹。一家人劫后相逢亲情更浓,也重新激发了苏轼对生活对自然的信心,充满生活情趣的“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等诗句信手掂来,后来传诵一时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的闲适,“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的主人翁气概,他还多次违规出境到一江之隔的武昌(今湖北鄂州)游玩“数日前,率然与(杜)道源过江,游寒溪西山,奇胜殆过所闻!”一副陶然自乐模样。
一)黄州有好景!足以消弥苏东坡的失落!
壮美的长江景色,黄州附近的好山好水,苏东坡已陶醉其中,正所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他已深深的融入这座风景优美的山水古镇,把自已当成黄州人了。
好友范百嘉听闻苏东坡被贬黄州的遭遇后,说他已在老家新盖了宅邸,写信劝苏东坡回四川,大家一起诗酒唱和,岂不乐哉!苏东坡回信婉拒:“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远在家乡的叔丈王庆源劝苏东坡回青神时,苏东坡的回答更显黄州生活之悠闲:“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客至,多辞以‘不在’,往来书疏如山,不复答也——此味甚佳,生来无此适(意)”完全是乐不思蜀呀!
司马光也来劝苏东坡:苏杭美景你已看惯,密州徐州楼台你也遍赏,黄州不过是穷乡僻壤……苏东坡却在回信中表达对黄州的依恋:“寓居去江干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之上,此幸未始有也!”
在黄州的生活,苏东坡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夫渔夫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渐喜不为人识……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苏轼的遐想,它不是悲哀的遗世独立,消极躲避,而是一种追求新生活的奇思妙想!当时“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被拒之家门外,居然是不急不躁,听起江声,想起诗和远方!
二)黄州有热心的朋友,足以让苏东坡无后顾之忧!
为了成为真正的黄州人,首先必须解决温饱问题,当时他连低微的薪俸也没有着落,幸好妻子王闰之勤俭持家,有些积蓄,为节俭,他借用在杭州老朋友贾耘教的省钱办法:每月拿出4500个铜钱分成30等份,每份用线穿好挂在屋梁上,每天只取一份用,如果没有用完的钱,就用竹筒藏起来,待有客时用。他的说法是:“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在节流的同时还必须开源,听从友人马正卿的建议,苏东坡在城东开荒数十亩地开始种粮自给自足,将这片地命名“东坡”,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夫,并自称“东坡居士”。在辛苦的农耕劳作中,他体悟到“垦辟之劳,筋力殆尽”的艰难,也结识了一批热心的农夫,由于是十年荒地,对他们教授的“勿使苗叶昌”“要须纵牛羊”农事经验是“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田地有了,元丰五年二月,苏轼又在东坡地一侧修建五间草房,建成之时,天降大雪,苏轼亲自书写了“东坡雪堂”的匾额,又写完了《雪堂记》作为纪念。在《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把自已比作归隐斜川的陶渊明: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青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下口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三)黄州有浩荡长江,足以寄托苏东坡的浩然之气!
他在这里,抒发了“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苦闷,也纵情呼喊“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但是,他苦闷而不消沉,而是更多地关注身边的风物,躬耕之余踩出的黄泥路,他能饶有趣味的写出《黄泥坂词》,其中“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透出无穷趣味!
在临皋亭上,酒醉饭饱之余,倚坐石凳上,“白云左绕,清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把大自然当作师友,坦荡之心,可爱可爱!
一次与黄州友人刘倩叔游南山,友人以蓼菜、新笋等野菜招待他,苏轼品尝后,举箸感慨:“人间有味是清欢”!
春游外出遇雨,同行四处躲避,尽显狼狈之态,一连串的政治残酷风雨我都无所畏惧,小小春雨其奈我何?!苏轼写下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黄州的夜晚,因为苏东坡的一篇《记承天寺夜游》而美妙而楚楚动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面对同样被贬谪的张怀民,在无限美景中的自嘲,实则是他对生活充满无限热情的张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