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十二生肖 > 农历趣谈农历趣谈
老南京小年怎么过 除了祭灶还有什么
老南京小年怎么过 除了祭灶还有什么
发布时间:2008-02-08加入收藏来源:周公解梦点击:
我国南京地区,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不过以前不叫“过小年”,而直接叫做“过二十三”,和其他地区一样,在这一天要祭灶,有的还赶年集,不过除了这两个比较常见的传统,老南京过小年还有些比较特别的习俗,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小孩必不可少的“锁子”
“锁子”为何物呢?是旧时民间的习俗,小孩从出生的第一个腊月二十三起,父母就要准备一个红项圈,每年的小年这一夜必须戴于项间,最初的“锁子”和筷子粗细差不多,一般是用一层红棉布或红绸布包裹着棉花做成,线缝好,用红线佩戴一枚铜钱。这些事是各家母亲早早就会准备好的。
小年祭灶时,待香插好,磕过两个头后,父亲就跪着在灶神前的蜡烛上点着黄表纸,左手拿“锁子”,用右手拿着燃烧的黄纸,绕“锁子”三圈,然后把“锁子”置于放贡品的盘中,这个过程叫“燎锁子”。
待祭灶时的香燃尽后,小孩就跪于灶神前,父亲把“锁子”从盘中取出,给小孩戴上,小孩磕头后起来,就算是完成了腊月二十三戴“锁子”的仪式。当然了,孩子们第一次戴“锁子”的时候都还是小婴儿,跪着的程序就省略了。
不只是腊月二十三,在除夕、大年初一、初五迎财神、初七的人日、正月十五及十六早上,人们都需要给包括灶神在内的家中诸位神灵烧香磕头。而每次烧香磕头,小孩按规矩也得戴着“锁子”,这是对神的敬意,更重要的是祈佑各路神仙的保佑。
到了正月十六,年算是过完了,小孩们的“锁子”就可以暂时交由母亲保管了,等到次年的腊月二十三到来之前,母亲再把“锁子”取出,再找一条事先已经储备的红布,把旧的“锁子”包裹一层,用红线再系一枚父亲准备好的铜钱。包裹一层新的红布,增加一枚铜钱,寓意着长大了一岁。
就这样每年往复,直到小孩过第十三个腊月二十三,也就是第一个本命年,“锁子”已由最初的筷子般粗细变成了男子大拇指那般粗,铜钱已是沉甸甸的13枚了。
而这些红布和铜钱,可都是有来头和讲究的。红布优先选用高寿老人下葬时留下的盖棺红绫缎。那时的农村,每有高寿老人下葬时,会有人把棺材上覆盖的红绫缎撕成条状,分给送葬的亲邻,包裹“锁子”用的红条布就是由此而来。据说因为是来自高寿老人的棺椁,有传承、祈福平安健康的寓意。
而每年加增的铜钱,则以来自清代的钱币居多,也有明代的,最古老的甚至有唐代的铜钱。这些铜钱大多是古庙、古坟周边捡拾后珍藏所得。香客庙上会贡铜钱,大户人家的老人去世下葬,也会在墓地上撒铜钱——这个习惯至今依然保留,只不过撒铜钱变成了撒硬币。
大门外的篝火
燃篝火,是旧时候小孩过年一项很重要的年事,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夜,必不可少。
篝火又被叫做“炜火”,腊月二十三那天,太阳落下、夜幕初上后,父母准备祭灶敬神事宜,而孩子们就由大的带着小的,在家门外准备炜火,也就是抱一些麦秸、玉米秆放门外边点燃,等着燃尽、火苗灭了即可关门回屋。而在燃篝火的同时,鞭炮也必不可少。
按照老南京的年俗,小年夜、除夕夜、初六夜、正月十四夜,整个过年期间,至少这四个夜晚都要燃炜火,并且有特殊的含义和讲究,即必须等家人全部归来、上灯后再点燃,而且必须是在大门外燃,完全着尽后再关大门。
上一篇:福清人的小年怎么过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