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心目中对文化的理解是什么?
文化,价值观,行为你心目中对文化的理解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抖音上看到的,感觉说的很对
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2.无须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照人们普遍认知,广义的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社会成员获得的上述一切认知能力和习俗总称为文化。
文化应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方面。而狭义文化是指人的精神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化,与经济和政治共同组成社会的三大领域。
文化一词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全世界搜一搜得有上百个不同定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世界各地文化差别太大,人们观念不同造成对文化理解有所异同。
本人以为,文化不仅是人类可传承的认知,而且是对这种认知的升华。这样看,描述中述说的内容属于狭义文化,不等同于作为概念一词的文化,更近些说,是一种主观的理想化的精神境界。
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文化是人类发展进步过程中所创造的美好的动西。他包括精神方面的和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主要依靠语言文字传承;物质方面的主要靠遗存保护和通过技艺复制传承。文化是人类留下的足迹,对社会发展进步有借鉴和促进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广义说,文化是政治生态的代名词。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狭义讲文化是课本上的字与图。如开学了上学了有文化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广义讲文化:念书学认字,解放初扫盲。现在讲文化,就是多读书,多学科学知识,有了科学知识才能建设科学中国,卫星上天,原子弹,我们都有,谁敢欺页我们,那就叫他体会中国人的历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化就是对生活经验知识理论文明精神的总结,是民族道德的结晶。
文化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才能体现她的高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果决策》(八)中华文明解读节选:
“文化是思维方式的渐进和行为表达。思维发展的过程用文字记录传承,即文化知识。文通“纹”,鸟兽虫迹、天地山川形。文字之初,一个符号可以帮助人们记住一件相对简单或孤立的事;要表达或记录复杂的事项需要更多的符号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字,古汉语意为生子、养育,寓义传承。先有符号,传承不断就是文字。汉文字的构造从符号到字体建形的思维是因果连续的,所以汉字的学习利于人们因果推理思维能力发展。
文字记录文化,“化”意味着以人主导的演变。文明之前有文化,文化知识传承形成体系,文明传承。历史进程中,文明传承再行指导当时代资源配置、依当代资源进行教化治化的思维和行为,成为当代文化。文化也是传承文明随整个人类社会或某一地域内基本生产能力增长和技术革新导致的资源变化而变化进而造成价值观变化后,再对当下人群思维和行为模式造成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多地域综合为乡,乡而邦、邦而国,国而天下。
文化不止用文字书籍显现,还体现在人的语言、行为、音乐、绘画、舞蹈这样的形式表达。文化展现价值观,价值观显现于个人的语言和行为。受某文化的影响,意味着人的价值观渐变造成思维模式的变化最后形成行为、选择和决策的变化。文化属性的不同就是价值观差异。所以我们讨论传承文明需要分别解读各传承典籍作者的价值观,从中反思当前基本生活资料过剩状况下资源该如何配置。追溯中华人文本源思想,调整思维模式应用于当下价值观,最终推进人类社会的安乐发展才有意义。”
我回头看了一下你的说明,你想问的是素质,一个人的情商决定素质。情商是心地和个人知见决定的,外显在素质也是价值观的外显。素质体现在语言行为上,一个人的素质在小时候是家庭影响最大,成年以后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哪有什么根植在内心的教养,只有本性天生如此。价值观能整合,意味着语言行为可以伪饰心地!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但是质更重要!因为资源配置不均衡,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你看的这个素质断语里含着微妙的傲慢,始作者能说出什么叫教养吗?教养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跟资源配置有关。你让得不到资源的人怎么想?懂吗?
上一篇:34岁没有结婚,彩礼要50万就行,为什么没有人结婚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