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参的功效和副作用分别是什么?
人参,功能,红参人参的功效和副作用分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 消化系统疾病
治疗食欲不振、慢性泄泻患者: 慢性肠炎患者出现大便稀薄;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软弱乏力、食欲减退。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或脾肾两虚者。
5. 内分泌系统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辨证为肾阳不足者。
轻症糖尿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者。
6. 血液系统疾病
治疗血细胞减少、贫血、再生不良性或增生性不良性贫血以及化疗后血细胞减少,中医辨证为气血两亏者。
7.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后综合征患者出现腰酸、腿软,有时面浮肢肿,中医辨证为肾气不足者。
男女性功能减退,阳痿和性冷淡。
8.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患者表现为失眠、头晕、疲劳、乏力,中医辨证为体质虚弱,气虚神衰者。
9. 病后康复
大病后、手术后、出血后,出现身体虚弱、气短乏力,临床表现为气血两虚或脾肾两虚者。
10. 配合化疗
肿瘤化疗后和免疫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出现软弱乏力、食欲减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或脾肾两虚,或气血两虚者。
11. 妇女疾病
经量过多、冲经或淋漓不尽而引起贫血者。
【剂量与用法】
(1) 药典剂量 红参3~9g。
(2) 临床常用剂量 1~9g。
(3) 大剂量 一般不宜大剂量使用,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可用至30~90g。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隔水蒸服,研末吞服。
【临床体会】
1. 关于人参
人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上,“补五脏,安精神……久服轻身延年。” 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本草纲目》记载:“人葠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葠(按:“葠”音参shen),神草。“葠”字从浸,亦浸渐之义。葠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
人参的产地,主要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及其山脉延伸之大小兴安岭和朝鲜半岛地区。古代关内将东北地区统称为辽。因此,清代以前有的中医中药著作中将东北各省所产人参都统称为辽参。
现产于吉林省的称吉林参;产于辽宁省的称辽参。产于黑龙江省的称新开河人参;产于朝鲜半岛的称高丽参。河北省北部的深山为长白山的余脉,也产人参。在华北地区培植的人参功效气薄力弱。
人参的生长环境,一般在深山密树木茂盛的山坡树荫之处。人参在土中至第四年才会开花。因此,培植四年以上的人参才有药用价值。人参培植年龄越长,成分越充实,药力越强。
红参是人参的加工品,必须采用培植4~6年以上的人参才能加工,质重而坚硬。生晒参培植4~6年以上的其药力也较强;培植一两年的质松软而中空,药力较弱。
现市场供应的野山参是用野山参子进行培植的,过去称老山参,大多在6~8年以上,也有10年以上的,药性平,药力大,而升火的不良反应也小。野山人参的种子历经数代种植,其基因也会逐渐退化。
真正野生的人参要生长数十至数百年,已经非常的稀少罕有,应作为野生稀有物种加以立法保护。在百年以上的名牌中药店与中药博物馆中有时可看到百年以上的野山参,已作为样品供人们参观,参体瘦老坚实,参须细长,有成百上千的分枝分须。
2. 关于高丽参
朝鲜半岛的纬度在人参自然生长的区域内。在中医中药的古书上已有记载。《本草纲目》引南朝梁陶弘景(公元)说:“高丽地近辽东,形大而虚软,不及百济,并不及上党者。”又引明陈嘉谟说:“辽东参,黄润纤长有须,俗名黄参,独胜。高丽参近紫体虚。新罗参,亚黄味薄。”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人参,昔时以辽东、新罗所产皆不及上党。今以辽东、吉林为贵,新罗次之,三姓、宁古塔亦试产,不甚多。以苗移植者为秧参,种子者为子参,力皆薄。”
百济、新罗是朝鲜北部地区的古代名称。这说明清代已认识到人参的产地以吉林和辽宁为最优,朝鲜出产的人参药性较薄。
现代韩国产高丽参,由于重视科研、质量和信誉,包括红参、白参、人参颗粒,均为优质产品。
3. 俄罗斯人参与日本人参
俄罗斯在20世纪50年代,曾用飞机在黑龙江省以北的西伯利亚境内广袤的南部山区,撒播了大量的中国的野生人参种子,数十年后,有部分存活的已经长成。我国民工出去采掘后卖给了中国。这种野山人参目前也非常的宝贵稀少。
日本北海道也在人参自然生长的经纬度范围之内。日本政府在1937年废除中医以后,野山参已经绝迹,也没有种植,因此日本已经不产人参。过去有东洋参的品种,是日本占领我国东北时期,日本商人将优质吉林参加工后贴上东洋参的商标,再卖给中国人。
4. 关于补益和长寿
人参对人体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能强身、强心,能促进造血;能增强大脑功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内分泌功能,能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抗辐射等多方面的作用。免疫功能低下者,心功能衰弱者,内分泌功能减退者最为适宜。有病治病,无病保健。人参是我国民间常用的补品,用于补气、补血,补肾强心,补益五脏,大补元气,延年益寿。长期服用人参的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多。
5. 关于提高白蛋白和生血
人参含促蛋白合成因子(为人参皂苷)能促进肝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对慢性病人长期患病,或手术后、大出血后,大病后、化疗后身体非常虚弱、消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而出现水肿,气血两虚的患者服用人参可提高体质、改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中医理论气能生血,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常有气血两虚的表现,古方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归脾丸等气血双补的方剂,都是用人参与当归等配伍的,现知人参本身就是促进骨髓造血的好药,并且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都有直接的提高作用。
气血双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人参、党参、黄芪本身是补气药,对气虚乏力的患者,首先是起补气功效。同时还能补血,这三味药都是气血双补药。白术和灵芝有升白细胞作用。也算是气血双补。
此外,太子参、山药、黄精、甘草也是补气药,但这些药并没有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没有生血作用,只益气,不补血,与当归、熟地黄等补血药同用,也并不增加补血的疗效,因此,气能生血的理论是有局限性的。
6. 关于扶正祛邪和邪去正复
古代有扶正达邪,益气退热的治法。对发热已久,如免疫疾病发热,病毒性发热,肿瘤发热、烧伤发热等,以及用发汗退热药后大汗湿透,热退后又反复的发热,出现气伤津亏,身体虚弱的情况,退热药可与人参同用,如人参白虎汤、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等。都是古代重要的退热方剂。不是人参直接能退热,而是人参起到了扶正的效果。
正和邪、虚与实的关系上,中医传统有扶正祛邪、扶正达邪的一面,又有邪去正复和补药留邪的一面。治疗上有攻补兼施的方法,有先补虚后泻实的方法,也有先泻实后补虚的方法。大多数的发热患者是以退热方法治疗的,人参不宜作常规使用。发热患者使用人参是在人体非常虚弱时才可以的,是一种特殊情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