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美国有很多流浪汉?
美国,流浪汉,的人为什么感觉美国有很多流浪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美国人的消费主义,特点是喜欢及时享乐,每个月工资发的时候就先还信用卡的钱,然后肆意花费,没钱又去借信用卡的钱,丝毫不存钱。由于存款不多,这也造成很多中产阶级在金融危机来临,没有钱还信用卡的欠债与房贷,最终也只能破产流落街头。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使500万人失去自己房子,由于这些中产阶级房子被银行抵债或者收回,直接就宣告破产。
由于自然灾害导致流浪汉增多也是常见现象。如美国沿海各种经常遇到洪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这也使人们的房产损失经济破产。美国人如果买了洪水险,遇到自然灾难时候,保险公司可以免责不给予任何赔偿。由于洪水飓风一类的自然灾害造成房子毁了没人赔,又没有财产重建,只能露宿街头当流浪汉了。
第四 退役军人
美国退役军人也不少在街头上流浪。美国军人服役待遇在全世界也算是最好的,在服役期间有利用价值时候,可以得到美国政府的补贴。但是,退役军人拿到补贴就少了。再加上长期在军队与世隔绝,没有一技之长自然不能找到好工作,自然流落街头。在经济实在困难时候,退役军人只能把战场上获得的徽章拿来卖,借此换钱。
第五,吸毒与身体受创伤
美国吸毒人群是世界最多的,有人吸毒成瘾最后肯定把家败得一无所有,身体弱了找不了工作,只能在街头流落。还有一些身体受创伤的,如短期因为家庭暴力选择离开家庭到街上流落或者去救助站躲避,等到家里事情平息之后再UI去。还有一些是患者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影响了正常工作与收入,才会在街上流浪。
第六,追求自由文化信仰
美国有一些流浪汉选择流浪生活,也是如武侠小说中的丐帮一样,追求自由生活。有一些美国人虽然有固定的住宿与储蓄,却不满意单调枯燥的生活工作状况,喜欢居无定所与自由散漫的流浪生活。这些流浪汉比较有个性,也比较向往自由,在街头上想睡就睡,想走就走,即使有收容所也不想进入,不想服从管理,也不会接受政府的救济金与施舍。
如纪录片北美的森林里,有些人喜欢在树上建房子做“树人”,以树为自己生活圈子,不与外界来往,纯粹就是追求自由的文化信仰。这一种喜欢过流浪生活的流浪汉。
第七,懒造成流浪
有些人说流浪汉无家可归,很大一部分也是懒,不愿意工作,就想靠着政府的救济金过日子。如一个叫约翰尼尔的流浪汉,在纽约求职,发觉在911之后找理想工作不容易,于是也成为了街头流浪汉。按照他的说法,每个月领600元的政府救济金,一些慈善机构也会定期给无业游民发放汉堡包等食品,冬天也可以到收容所住一阵,春天天气暖和,继续在街上流浪。
有人也开玩笑说,美国这些流浪汉为什么不去非英语国家求职,来了也就是外教,能享受高薪。可能一切说得容易做得难。所以,流浪汉存在原因还是在于懒,只要有手有脚都不会被饿死,只要肯干勤奋,当服务员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美国电影《第一滴血1》中,小镇警长莱恩为了制服桀骜不驯的兰博,随手给他罗织了一个罪名:“你犯了流浪罪”。
难道流浪是违法行为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抓他们去监狱呢?
而实际上,真正的流浪者并不违法。美国《模范刑法典》只是针对流浪过程中那些假装残疾,伤病,利用欺诈,胁迫等行乞手段破坏公共秩序,甚至利用流浪便利实施盗窃或抢劫的行为。
另外,流浪者不得指使,威逼,教唆未成年人行乞。
而实际上,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甄别流浪与犯罪的界限。因为,有着正常生活轨迹的人,谁愿意去流浪?这些人大都有着吸毒,酗酒,赌博和其他不良记录,犯罪的概率本身就大。
同时,很多州根本不会依照《法典》来治理流浪人群(尤其是民主党州)。旧金山政府甚至鼓励失业者,非法移民去街头流浪(因为如果管的太严,就有可能削弱民主党的政治主张,甚至会因此失去选票),并一直为流浪者提供帐篷和生活用品。因此,美国流浪汉都很愿意去旧金山流浪。
莱恩以“流浪罪”指控退役军人兰博,也有其时代背景的合理性。
我们知道,1965年美国政府为了为了确保在越南“第三阶段”战争的胜利,五角大楼加大对越南的战争投入并大量增兵。由于美国民众反战的声浪与马丁.路德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所产生的反种族歧视影响,美国人民本身就不支持这场战争。
恨屋及乌的心理效应,民众把对战争的厌恶转嫁到了越战军人的身上。因此,这些回国的军人得到的不是鲜花,赞美与拥抱,而是谩骂,歧视与排斥。
由于美国政府无力安置庞大的退伍军人,大量的越战士兵面临失业甚至生存危机,以至于美国各地都有流浪的军人。而可怕的战争后遗症让很多流浪者染上了毒瘾和酒瘾,对社会的不公和对政府的怨愤,逐渐衍生出恶意的反社会报复,偷鸡摸狗的事情就难以避免。
1988年,里根总统签署了一项法案,将退役军人管理局的级别提高到内阁地位,该部门成了预算支出最大的联邦机构。同时通过《选择性训练与服务法》,《退役军人教育援助法》和《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加强对退伍军人的职业训练,心理引导和社会福利。在此后阿战,伊战之后的退伍军人中,流浪人员也在逐步减少。
而实际上,政府对退伍军人(尤其是参加过战争的军人)的补助并不低,然而美国军人的职业化程度非常高,在军队他可能是一名优秀的士兵甚至军官,但在经济社会中,他们竟然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因此,当手里的钱花完之后,又无力参与社会竞争的颓唐之下,选择了流浪。
在我们看来,流浪人群已经成了“美国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水深火热似乎已经是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但事实可能没我们想象的严重。
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都要向国会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对最新的无家可归者进行统计和估测。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公布了2019年的报告,美国大约有55万无家可归者,相当于1万人中就有17个人在流浪——这个比例基本上还在人们的接收范围之内。
美国的发达程度有目共睹,但社会问题也是无法掩盖的事实。
美国的基督文化中存在着天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在这种精神基础上又催生出了精英教育和放养式教育。很多家庭条件不允许,或者自身资质平庸的孩子,很早就走向社会从事低端工作。然而近10年来,由于互联网,高科技以及金融业的冲击,美国的低端制造业走入低估,大浪淘沙般的失业冲击波,自然让一些竞争乏力的人失去信心,最终走向街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