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中国小孩学习用功,考试成绩又高,为何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却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孩子,中国,低能儿有人说中国小孩学习用功,考试成绩又高,为何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却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中国小孩学习用功,考试成绩又高,为何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却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中国的教育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方式,很多成分存在象八股文形式的教条主义,死记硬背的多,开放教学和素质教育也是近些年来才列入教育大纲并实施的,乡村教育硬件基础配备也跟不上形势,网络教育对于乡村孩子时间和条件都受限,孩子们勤奋、苦学都基于较原始的教师教啥就学啥,留啥作业就做啥作业,听话,乖巧不善于冲破旧束缚,这就就使得孩子们如同所说,高分低能,创造力欠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物质生活好了,我们成为父母后,自然会想弥补自己童年过得艰苦的遗憾。于是,我们成了孩子的“佣人”:每天给孩子准备衣服裤子,喂孩子吃饭,打扫孩子房间的卫生,铺床,整理书桌。孩子哭了,我们手忙脚乱地哄着;孩子想要啥,我们尽力去满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家长一旦填平了这块缺陷,多数定会在孩子的精神和性格成长中造就更大的缺憾! 只是,人的一辈子没有回头路,迈出家门,社会上绝对没有可以让孩子无端的获得随心所欲的自由!如果一个孩子的成长仅在学习分数上下功夫,即便能考上大学,也容易成为低能儿,当才华撑不起野心、决心拗不过自身的慵懒,孩子就会觉得社会很残酷,并出现逃避和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
中国的教育是建立在久远的民族文化基础上的,同时,我们大多都难以摆脱一种心理:就是站着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论中国的教育,还是外国的教育,都会存在一定的优势,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大学走出来的低能儿不一定属于教育大方向的问题,更多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这种极小的概率问题只是让教育背锅罢了!
每个孩子都有段艰苦的日子,也会有一段幸福的日子,就看家长如何安排了。“少壮不努力,老大途伤悲”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但现在社会上最通俗的教育理论,则多倾向于渲染现在孩子学习的苦,张口闭口都是所谓的快乐学习,自由成长...... 如果忽视如今更多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么,教育的意义只会让更多孩子逃避努力,出现精神慵懒的状态,因为,他们身上不缺被爱,而是缺少自爱。 毕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成长的内驱力,应该是唤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
上一篇:怎样才能做出正宗的川味红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