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考研路上,你有哪些困难或者故事?
同学们,自己的,同学考研路上,你有哪些困难或者故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果有,你可以写下来,姐姐给你解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尚可网》提出并邀请我来回答“考研路上,你有哪些困难和故事”?!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恰到时候!现在正是考研大军积极备考的时候!还有不到3个月时间,对于马上就要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广大考生来说,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考研大军”包括2大类:一类是在校生考“普通研究生”的(俗称:普研,注重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另一类就是社会工作岗位上参加“MBA”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注重实战经验、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升!)……这两者之间有培养方向和模式的区别!
本人有2个研究生学历,早期入学学习“机电”专业方向,属于地地道道的理工科男!在实际工作岗位,由于从事技术管理和技术营销工作岗位,要指挥管理团队工作!所以发现只有原来的“机电”专业方向知识,只能从事“匠”才工作岗位,不能从事“将”才的管理工作岗位!所以我就重新在选一个“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MBA),从头再来有学习一次!属于那种现在社会上很推崇备至的:技术+管理,理工+管理,复合型人才吧!
回忆一路走来也很辛苦的!考一次研究生就很困难,何况我考了2个研究生,累掉2层皮!特别是第二个考研,那是脱离连续读书时间有点长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加入考研大军,竞争愈演愈烈,录取比例1:3甚至有的专业录取比例达1:6,“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有考上的,就有考试失败的,“考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考研成功与失利后怎么办!
考研过关只是进入国家录取线,还有复试和面试,很可能还有被淘汰出局的时候!还得积极准备复试和面试,特别是面试,考心里承受能力,机智、沉着和灵活应对考官问题!打心里战!……
如果初试未过关,等于考研失败!
一是勇敢面对,每当看到周围同学考研失利后的难过心情,我感同深受,我曾经过看过无数个考研失败者的经历,我们要勇敢面对现实,考研失利是一时的事,我们要想一想未来的漫长人生路,不要因一次失败就灰心丧气。
二是选择出路,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怎么办的事,考研不是人生的唯一,我们还有其他路可以选择。①选择再战,若此次考研成绩心不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怕失败,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我们认真分析失利的原因,重整旗鼓,选择再战;②选择就业,若专业学的不错,就业形势不错,我们可以先就业,而后再考虑考研的事(改考“MBA“);③选择创业,自我独立意识强,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可以选择创业;④选择国考,若你有公务员的梦想,或者比较喜欢安稳的生活和工作岗位,接下来认真备考。还是要通过拼搏奋斗考试!才能有点希望!
三是坚定选择,无论我们选择那条路,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坚强的走下去,青春不常在,此时不搏何时搏!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机遇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那些敢于攀登崎岖不平山路的勇者,才有机会登上无限风光的险峰,站在山顶登上高峰,才能体会成功者胜利的喜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安徽中公可以告诉你,我见过很多考研励志故事,这里选择一些做分享:
日前,我们的三位同学分别就自己的考研经历与感受进行分享。
王同学,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王同学通过自己的考研经历为同学们总结出,初试主要是要打好基础,要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融会贯通,并展示了自己在初试备考期间的作息时间安排表。同时他也提出要更加重视复试这一环节, 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为复试而准备的作品集,给同学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此外,他建议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之外还要多参加一些省市级项目、比赛以及社会调研,不断丰富自己。
赵同学,考入中国传媒大学。赵同学认为,考研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最好要有一个“研友”,即有着共同的考研目标、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朋友。她讲到,自己英语基础比较差,一开始距离中传的考研目标相差甚远,但最终以高度的自律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圆梦中传。
孙同学,考入中国科学研究院。相比于前两位同学开始就坚定自己考研的经历而言,孙同学还多了一个保研失败的插曲,她坦言自己颓废消沉了近十天,才下定决心参加考研,而且是跨专业准备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这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但她始终相信敢于突破自己才能赢得更有意义的人生,同学们深受感染。
那么,针对考研复试,同学们应该如何准备?
1、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在这一阶段,每一位导师都是关注的焦点,这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如果考生经常阅读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期刊,将对考生的学术观点、论文和专著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回答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在谈论想法等问题上,你的观点与你导师的观点是一致的,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创新,肯定会给你留下很好的印象。
2、阅读相关专业著作。在面试中,考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请介绍一本你读过的专业书籍,这在文科专业的面试中几乎是一个必修的问题。但在笔试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专业作品这一部分的内容,说一些其他专业作品的观点,但不限于教科书一定会给你增添很多色彩。
3、英语口语+综合面试模拟练习,听说读写,提前练习英语,模拟复试进行练习。
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与我沟通,或者百度【安徽中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