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帮宝宝度过入园适应期?
孩子,幼儿园,宝宝如何帮宝宝度过入园适应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帮宝宝度过入园适应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在三岁的时候,虽然有找朋友的意愿,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交往,这时候父母的指导就非常重要了。
一、家庭氛围
父母要首先与孩子成为朋友,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了解朋友间的相处方式,父母还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氛围,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方式
教孩子学会礼貌用语,学会与人分享,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人缘。
三、鼓励孩子交往
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当家里来客人时,要主动与人打招呼,对于孩子的做法,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养成与人交往的习惯。
四、塑造好性格
性格好的人总是会讨人喜欢,如果孩子很热心,喜欢帮助别人,不打骂别人,其他的孩子自然愿意与孩子一起玩。
我是侯妈,多平台签约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绝大多数家庭会在孩子两岁半到三岁半的这个年龄,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或者早期教育的幼托班,不过,这个过程往往并不顺利。年幼的孩子,习惯了在父母、爷爷奶奶身边的生活,习惯了被呵护的感觉,一旦将孩子送入幼儿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难免会产生分离焦虑的情绪,出现哭闹、抵触上幼儿园的情况,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曾经送孩子入园的全职爸爸,我有很深的感触,对此,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我自己的经历和做法
大女儿当年是2岁半入读的幼儿园小小班,在幼儿园上了四年,刚入园的头两天,孩子很好奇、很开心,回来后都会跟我们讲幼儿园的生活,但是过了这个新鲜劲之后,孩子开始哭闹了,每天早上不愿意出门,到了幼儿园抱着我和妈妈哭个不停,紧紧的抓着我们不肯撒手,好不容易安抚好了情绪,别的孩子哭了,女儿又会被感染了情绪,重新哭起来,那真是此起彼伏的感觉。
当时我们没有想那么多,一来要赶时间上班,二来送孩子上幼儿园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铁石心肠的将孩子留在幼儿园,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下午回来接她,让老师接管了孩子之后,我们就掉头走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十来天,孩子的适应力比较强,渐渐的习惯了幼儿园的环境,也不哭闹了。
对待二宝,我们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因为我在全职带孩子,所以,在去年决定送2岁的元宝去幼儿园的时候,我提前走访了十余家私立幼儿园和早教全托机构,了解各个幼儿园的环境、老师的素质,也带着孩子去熟悉环境,在选定了准备就读的幼儿园之后,我每天都会带孩子去这个幼儿园的公共活动区玩上小半天的时间,跟老师熟悉关系,熟悉场地和设备,让孩子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这样的方式持续了大半个月之后,孩子跟幼儿园的部分老师有点熟悉了,我才开始正式送孩子入园就读,最初选择是半天制托管班,每天早上送孩子到幼儿园,陪他换鞋子、上厕所、洗手,抱着他安抚哭闹的情绪,告诉他,等你吃完中饭,爸爸就来接你了。然后,将孩子交给老师,到了中午,我会准时赶到幼儿园,让孩子看到我遵守承诺,即便是接到了孩子,也不会马上回家,而是在幼儿园的公共活动区玩耍半个小时再回家午睡。
因为孩子年龄小,依恋情绪很强烈,所以这样的状态一直坚持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孩子逐渐适应了环境,不再哭闹了,每次送别的时候能够跟我挥手道别了,现在孩子已经转成全天班了,自己背书包,排队找老师做晨检,自己换鞋子,上楼,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规律,即便偶尔有哭闹,及时的安抚之后就会平静下来了。
孩子为什么会不适应幼儿园生活?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出现不适应、哭闹、抵触上幼儿园的情况,通常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安全边界的问题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理安全边界,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会表现的更放松、更自然,在陌生的环境中则更容易出现紧张、拘束的问题。在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孩子总是在熟悉的家庭、社区环境中生活和玩耍,一旦到了幼儿园,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没有了亲人的陪伴,很容易产生焦虑感和失落感。
二、依恋情绪和焦虑感的问题
大多数孩子对于亲近的人,尤其是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会有比较强烈的依恋情结,在孩子没有送幼儿园之前,家人带着孩子通常都是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孩子会感觉到很安全踏实,一旦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在一天的时间里,孩子都见不到最亲近的人,这种孤独感、恐惧感是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自然会心生焦虑,不断的哭泣。
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需要时间
幼儿园的生活有着标准的作息时间表,从早上入园开始,几点钟吃早餐、中餐,几点钟玩玩具,几点钟室外运动,几点钟做游戏,几点钟午睡,几点起床,都有明确的时间表需要孩子努力习惯、遵守,很多孩子在家的时候,往往比较随性,吃东西、睡觉、玩耍都没有特别固定的节奏,多半是依着孩子的性子或者大人的便利性来操作,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往往会不适应这种规则的生活方式。
四、孩子在幼儿园容易失去关注
孩子在家的时候,往往是几个家长来陪伴照顾孩子,孩子总是家长视线中的焦点,有求必应。但是幼儿园可不会这样,一个班大多都是20多、30多个孩子,最多配备3-4名老师,老师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对每个孩子进行很细致的照料陪伴,一旦孩子的诉求不能及时得到响应和满足,出现失落的情绪,在见到家长之后,会觉得很委屈,也是很容易闹脾气的。
五、孩子在幼儿园需要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初入幼儿园的孩子,很多还没有学会或者说没有机会来掌握一些生活自理的能力,比如上厕所、穿衣服、穿鞋子、吃饭等基本生活技能,在幼儿园的环境下,老师不可能逐一的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只能通过训练孩子的方式,帮助孩子自发的学习,掌握这些技能,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会适应的比较快,但是有些在家里宠溺娇惯的太厉害的孩子,有可能会非常的不习惯,从而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抵触的情绪。怎么做,更有效?
要想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改变哭闹的状态,建议家长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上一篇:怎样才能在两个月内快速增加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成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