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阎锡山是如何当上山西的“土皇帝”的?
山西,同盟会,新军阎锡山是如何当上山西的“土皇帝”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到了这里,阎锡山已经走入了时代的风口——留日、青年军官、同盟会员、与孙黄谈笑风生,这种圈层,已非普通人所能企及,未来想不在历史上留个脚印都难。
大清想法设法培养新军,到头来培养的都是掘墓者。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引燃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卷起燎原之势,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山西也蠢蠢欲动,巡抚陆钟琦认为山西新军不可靠,计划把新军调出太原,让旧军接管太原。当时,驻太原的新军是第43协,下辖第85标和86标,全协4000人(协相当于旅,标相当于团)。时任86标标统(团长)阎锡山听到消息后,与革命同志密谋提前起义。在争取到85标标统黄国梁和手下几个管带(营长)的支持后,新军调转枪头进攻巡抚衙门和满城(满人聚居区),轻松拿下了太原,山西瞬间变天。
1912年9月孙中山太原之行
太原起义是一帮热血新军军官一起搞的,没有领导核心,起义成功后,也没有众望所归的领导人,只能开会选举。然而绝大部分被提名的人,都因为条件不满足,得不到一致认可,比如黄国梁不是山西人,姚以价不是同盟会员,张煌职务和威望不够,只有阎锡山满足所有条件。就这样,经一致举手通过,阎锡山当上了山西军政府都督。
当28岁的阎锡山成为一方诸侯的时候,他的同行们,36岁的张作霖还在东北总督赵尔巽麾下听差,29岁的冯玉祥只是北洋新军第二十镇的一名管带(营长),密谋发动滦州起义,24岁的蒋志清(蒋介石)写下遗书,密谋率领敢死队攻击浙江巡抚衙门,20岁的李宗仁还是广西陆小刚毕业的青涩学生。然而,这并不重要,个人的努力和历史的进程交互作用,先行者未必一直领先,后来者未必不能弯道超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说起阎锡山,我们都会想起来他在近代治理山西的杰出贡献。
也都会想起来一个词——山西土皇帝。
阎锡山出生于山西的五台县。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且会见过孙中山,与孙文约定南北各省起义之时,阎锡山在山西遥相呼应。这也是阎锡山最后成为“山西王”的最初动力。
辛亥革命之时,阎锡山带领的山西新军,推翻了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对革命形势的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孙中山曾赞曰:“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倘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阎锡山也因此而成为山西都督。
阎锡山成为山西一把手之后,采用灵活的政治外交手段,先后支持袁世凯和段祺瑞政府,不断稳固自己在山西的政治地位。
之后在看到国内政治情况风波迥异后,又转向经济建设,提出“三不二要主义”——“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保境安民”。尽量避开国内的各种政治军事争端,埋头发展山西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以军事工业为支柱的重工业,大力兴办教育,等等措施,把山西治理成了乱世中的一片乐土。
这也是阎锡山能够成为“土皇帝”的重要经济基础。
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国时期割据山西的军阀阎锡山,在青年时期东渡日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参加了孙中山建立的同盟会。当他回国时,革命之火正在全国各地燃起,清政府灭亡指日可待,阎锡山意识到清政府即将垮台了,必须尽快抓权、抓人、抓关系、抓地位。于是,他说服同盟会党人,拉拢山西的文武权贵,在军队的各级岗位上安插同盟会员,以便自己夺取山西的领导权。
首先阎锡山拉拢当时任山西省咨仪局仪长的梁济善。梁济善是清朝的翰林,立宪派在山西的首脑人物,与当时山西巡抚丁宝铨关系密切;又是阎锡山父亲的朋友,据说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早年同梁济善有些来往,得到过他的照顾。
丁宝栓是山西有名的立宪派,虽然从政治上说立宪派和革命派势不两立,但是,阎锡山却不受这种约束。他一面利用旧关系,一面又拉拢梁济善的秘书邢殿元与他结为金兰之交。然后通过邢殿元的代为说项,不仅获得了梁济善的青睐和信任,又间接地获得了巡抚丁宝栓的好感。
在攀附清政府权贵和立宪派要人的同时,阎锡山也没放松同革命党人的关系。他利用自己参加过铁血丈夫团的身份,发起组织山西军人俱乐部,把新军内部的革命党人组织起来。
为了打通升迁之路,阎锡山的青云路上还有两个障碍,既当时任新军八十五标、八十六标协统齐允和夏学津。夏学津是丁宝栓手下的红人,刘允是旗籍贵族。
阎锡山通过同盟会来进行拔钉子。为了除掉这两个障碍,同盟会专门组成了一个小组,暗地搜集夏、齐的劣迹,相机予以打击。
不久他们得知夏学津和齐允的贪污行径,立即通过报纸将其披露。对此丁宝栓虽然大为震怒,却不得不撤掉夏、齐二人的职务,两标统分别由黄国梁和阎锡山接任。这样阎锡山就成为山西军界掌握实力的要人之一,在同盟会山西分会内也举足轻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911年10月29日凌晨4时,太原城的寂静被一声枪声划破。
山西巡抚陆钟琦从睡梦中惊醒,他是浙江萧山人,来山西任巡抚不到二个月,他很清楚最近风雨飘摇的时局,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的影响已经波及全国,10月22日邻省的陕西新军又发生举义,一部分陕西起义军正往山西开来。陆钟琦上任这二个月的主要工作,就是严防山西新军举事,鉴于新军受革命影响大,他已经下令将太原城内一个标(团)的新军调往河东,让他们阻击陕西革命党东渡,这样既将他们调出了太原,又让他们和革命党拼杀,可谓一箭双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