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精读一本书?怎样有效阅读一本书?
自己的,一本书,书籍如何精读一本书?怎样有效阅读一本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的人一年能读三五百本书,有的人一年读五本都很困难。
但这不属于智商或者能力的问题,很可能是你没有掌握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有很多教人如何快速阅读的书籍,比如《杠杆阅读术》《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高效能阅读》《实用性阅读指南》等等,我总结了一下几本书通讲的高效阅读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01 带着目标去阅读。读之前,最好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有没有什么核心的问题是你想迫切从这本书里得到答案的?瞄准目标阅读,可以提高读书效率
02 先看前言、目录、后记。对整本书的逻辑框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03 读完目录,对你最感兴趣的,或者书中你认为干货部分比较多的进行阅读。
04 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工具书读快一些,经典书放慢速度,有条件的要精读。前提是要感兴趣,实在读不下去也不要勉强,除非这本书真的对你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有帮助,克服困难也要去读。
05 读高水平的书,少读快餐书。快餐书只是对我们进行了暂时的“心灵按摩”,还是要读一些高水平的有利于提高我们认知的书。
06 做读书笔记!!看起来很慢,实则很快,因为不做笔记,很快就忘了,读了也白读,浪费了时间,只有记下来,再写一些感受,才能将此书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暂时先分享这么多,希望对您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样在读书后运用书中的方法技巧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在非虚构类图书中学习那些靠自己无法获得的方法和技巧,在虚构类图书中体验那些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无法体会的生活感悟。毫不夸张的说,你阅读的书最终都会塑造你。但是为了获得更加扎实的读书体验,看到对自己有用的书籍的时候可以这样问问自己:我该如何做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才能够运用书中的技巧?甚至在多年以后我仍能够从这本书籍中获得灵感?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答案:准备一本读书笔记,就可以获得更加充实的读书体验,更容易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读书笔记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我自己在念高中的时候,当时的语文作业不多,但几乎都是读完书写感悟写作文。但是自从上了大学就把这一良好的习惯抛之脑后。工作后更是连读书都是囫囵吞枣更不用说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了。前段时间找来了高中三年的摘抄本,那些评论鲁迅老先生、评论文天祥的词句竟然是我写出来的,不敢相信!从此再不敢忽视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前不久又看到好朋友在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正中下怀,连忙找来阅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作者是日本有名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为什么有这么一个称号呢?原来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的他独创了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无论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记录在笔记本上,这些方法很受商务人士的欢迎,他出版的作品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50万册。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奥野宣之认为笔记可以塑造生活,无论是选书、购书、读书都可以通过笔记变得更加高效,每一位读书人都可以通过读书笔记为自己打造一个个性图书馆,获得更加扎实的读书体验。全书分为五个章节:用笔记管理生活、用购书清单指明购书、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以及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我从《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总结出对我最为有用的三点:自主选书、激发思考、整理归档
1. 自主选书
为什么能够通过读书笔记来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书籍?因为奥野宣之提倡的是“一元化”的笔记方法,在选书阶段就把笔记本最后几页当作是购书清单。按照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以及备注栏来构建购书清单,培养自己带着目的读书的意识,在列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找到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现代商业社会,处处营销陷阱,选书也是如此。常常在书店买了自己并不是很需要的畅销书,买的时候并没有思考过这是否是我需要的好书,这本书籍是否值得购买?次数多了就真的变成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越屯越多,囤到后来,也失去了看书的动力。而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就是启发我主动思考,主动思考其实在生活中的各方面都是很重要的,有时看到一些网络大V的推荐,或是在电视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其实不是全都适合自己阅读,只有主动思考自己需要哪些书籍,并且记录在购书清单上,才能够辨别一些现阶段对自己来说价值不是很高的书籍,才有机会在购书清单上挑挑选选,找寻到自己最想要的一本书,这也是一种读书生活的乐趣之一。
“一元化”笔记整理法不仅通过笔记本选书,也在笔记本上摘抄、评论、反思,甚至是任何关于书籍信息,什么都可以写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
2. 激发思考
在生活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前天还记得好好的词句,今天就怎么都想不起来了。所以无论那时那刻,你对一件事多关注,只要你不在那时那刻记下来,那此时此刻你肯定也不会记得了。所以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提倡大家在摘抄原文的时候一定要立刻写下自己的感悟,无论你的感悟有简单,这就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只需摘抄+感想就能够简约又全面地照顾到自己的读书体验。
那到底要摘抄怎样的原文呢?首先,经典的书籍肯定不是读过一遍就算的,对待自己真正需要的书籍,要先读一遍,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很重要的部分做上标记。读完这一遍后再把做了标记的那几页重新阅读一遍,如果还是觉得好就再做个标记。这时候就已经筛选了一大部分你真正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了。要是第三遍阅读还觉着太好了、太有用了,那就立即抄在读书笔记上。摘抄结束后,附上自己的感想,这种筛选到最后、让人心动的地方肯定会有很多灵光闪现。把自己感想也规规整整地写在摘抄下面,和原文摘抄做好区分,这样在重读自己的读书笔记时,就会为那个沉浸在读书海洋中的自己感到惊艳。
重读笔记可以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点,这些点也正是激发原创思考的火花。这样阅读一本书,认真地写下读书笔记与自己的感想,定时重读,一定会有更加扎实的收获,自此就可以通过写书评或是读后感来进行文字输出,输出文字需要整理自己的想法,需要更加全面深刻地理清自己要说明的点,所以输出会反向推动原创思考。就像奥野宣之说的那样:“在读书笔记这一产物中再生产出原创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锋利。在原创文章中产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细致、深刻的。”只有积极输出,才能够促进思想的内化,才能把书中的精华为己所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