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子女约定不赡养父母的协议是否有效?有什么依据?
协议,义务,父母子女约定不赡养父母的协议是否有效?有什么依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子女约定不赡养父母的协议是否有效?有什么依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视具体情况而定,效力随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或有效或无效。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兄弟姊妹间就赡养父母达成协议,由其中的兄弟姊妹的一人或数人,仅赡养父亲,负责其生老病死,而其他兄弟姊妹的一人或数人,仅赡养母亲,负责其生老病死。且父母都同意(或默认),也按协议办法执行。
此种协议,无特殊情况,一般为有效。但出现诸如:协议中负责赡养的子女先于被赡养人死亡、生活特别困难或其他重大变故无力赡养时,若该协议仍然机械的执行,则必然发生被赡养人无人赡养的困境,严重损害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该赡养协议应为无效,协议中约定其他无须赡养的子女仍然得履行赡养义务。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根据该法条,赡养父母义务是子女的强制性法定义务。
通过赡养协议,在子女间具体落实赡养方法的,只要不违反法律,并尊重父母的意愿,是法律所允许的。当出现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仍得履行赡养的法定义务。
而通过所谓的赡养协议,来逃避或免除法定赡养义务的,应为无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协助双方可以按协议执行,比如有好几个兄弟姐妹的。
但是,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写入宪法的,任何理由都不能免除。
所以不赡养父母的各种约定一旦有纠纷,起诉到法院,基本都是认定为无效的。
上一篇:下周大盘能否继续上涨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