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朝的开国元勋卢绾为何要背叛汉高祖刘邦?
刘邦,燕王,匈奴汉朝的开国元勋卢绾为何要背叛汉高祖刘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本来,刘邦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卢绾将来能够配合他削藩,但问题是,卢绾成了燕王后,就成了燕地的代表人物,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既然已登上了王位,而且继续努力,就有机会保住王位,他怎么会随便放弃王位呢?
在这种背景下,卢绾就开始有意无意阻止中央政府把军事、政治、经济、人事权力向燕地渗透。当然,以卢绾与刘邦的关系,他自然不会也不敢公开与刘邦决裂,但让他主动放弃王位,又实在不甘心。
所以,卢绾就和刘邦阳奉阴违,换而言之,就是让自己在匈奴与刘邦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迫使刘邦无法腾出手来削自己的藩。刘邦一看自己最好的朋友竟然和自己玩这一手,当场就炸毛,于是派出樊哙、周勃率军进攻燕国。凭卢绾的才能,又哪里会是汉军的对手,所以当即携及家人奔走匈奴,并最终病逝匈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燕王卢绾叛变的事情,估计刘邦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
因为卢绾是最没有资格封王,而被刘邦封了王的。
卢绾也是最不应该叛变,但是最后居然叛变的王!
第一部分 卢绾和刘邦属于发小加世交,关系无人能比。
卢绾和刘邦属于发小加世交,关系无人能比。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带走了一大把家乡兄弟,发小,比如樊哙等等,但是谁的关系也没有卢绾跟刘邦铁。为什么呢?首先,卢绾和刘邦两家属于世交,刘邦的父辈跟卢绾的父辈就是好朋友,最关键的是,卢绾和刘邦是同一天出生的,两家都把这个事情看做天大的缘分,乡亲们也为这个事儿准备了酒肉到两家去祝贺,在这样的环境下,刘邦和卢绾从小感情就很好。等到刘邦起义之后,卢绾很自然的就跟着兄弟闯天涯。在灭秦战争中,卢绾没有立下什么战功,完全是凭借着跟刘邦的私交一步一步走上了高管的位置。而且卢绾在军中的地位异常超然,他可以不需要通报,直接走进刘邦的卧室里面找刘邦!
这种特权,大家只要看看刘邦给卢绾的封号就能明白了:长安侯!
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出来刘邦是多么的宠爱这个兄弟了吧。长安可就是秦朝的首都咸阳啊。这就像英国人准备授予丘吉尔伦敦公爵一样的重视,当然了,丘吉尔后来拒绝了这个荣誉。
第二部分 卢绾是刘邦唯一一个强行提拔的王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论功行赏,按道理说,必须按照军功排列座位。可是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更何况这个人就是皇帝。本来按照卢绾的军功,根本不够资格封王,也该是他走狗屎运,俘虏了藏荼,立下一功。刘邦就下诏询问大家:谁的功劳多,可以封燕王呢?
下面人的眼睛多毒啊,刘邦一开口大家就猜出他的意思了,众口一词:
卢绾卢绾卢绾!
大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第三部分 刘邦千算万算,没算到卢绾这个光屁股玩到大的好兄弟,能背叛他。
公元196年,陈豨谋反,并向匈奴求援;卢绾一开始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也派张胜去匈奴为大汉说话。没想到张胜这个人耳朵软,被躲在匈奴的藏荼之子臧衍说服,反身建议卢绾放过陈豨,和匈奴合作,这样可以左右逢源!
最后卢绾居然真的跟匈奴勾勾搭搭眉来眼去,最后樊哙灭陈豨之后把卢绾的事给问了出来,卢绾做贼心虚,不敢亲自进京向刘邦说明情况。刘邦派遣审食其来调查,想不到卢绾吓得跟手下抱怨,说刘邦杀了这么多异姓王,我肯定在劫难逃。刘邦已经重病在身,这肯定是吕后这个狠毒女人的主意。更想不到的是,这些话全部被审食其打听到,原封不动传回到刘邦耳朵里,当然,肯定也传到了吕后的耳朵里,因为审食其很多人都说他跟吕后的关系非同寻常。
于是刘邦派遣连襟樊哙攻打卢绾,卢绾先逃到长城,打算等刘邦病好了再去请罪,没想到刘邦很快就病死,卢绾再也没有机会回头了,只能逃亡匈奴,最后死在他乡。
简单说来,卢绾这个人,既没有才华,又没有品德,完全依靠和刘邦的私交才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连最基本的政治觉悟都没有:刘邦既然能力排众议给他王位,证明看他看得很重,他自己就凭一番天马行空的胡乱猜测,就背弃了刘邦的信任,前往没有任何政治交情的匈奴,可见这个人糊涂透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历来为世人所争论。然而在子渊看来,卢绾的这种“背叛”和普通的背叛不同,其实是当时形势与其性格缺点共同造就的悲剧。究其原因,与高祖刘邦和高后吕雉的威权统治有着很大关系。具体经过且听子渊为君道来。
众所周知,刘邦坐上皇帝宝座之后诛杀了不少功臣。此中有吕后的算计,也有刘邦稳固皇权之意。无论是韩信、彭越还是英布等人,都曾是背主之徒,被刘邦怀疑猜忌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卢绾与刘邦关系非凡,甚至到了情同手足的地步,却因为一件事令刘邦对他起了杀心。
▲韩信剧照
卢绾与刘邦乃是一天所生,乡民为了庆祝二人的诞生,都举着羊酒前来祝福他们。他们的父母也是挚友,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父母间的友情在他们之间也延续了下来。长大后,刘邦和卢绾又在一起读书,长年累月的相处使得兄弟俩的情谊十分深厚,虽然刘邦还有好几个发小,但是都没有和卢绾这般。
▲刘邦剧照
刘邦在沛县起事的时候,卢绾以宾客的身份一直跟随着他,刘邦做汉中王的时候,卢绾便做了他的侍中。侍中这个职位,需常常贴身协助处理政务,可见刘邦对卢绾的确是信任有加。刘邦当上皇帝后,他也没忘了自己的发小卢绾,随即便封了卢绾为太尉。因为两人从小便在一起,为了方便二人相见,刘邦更是准许卢绾可以随时进出皇宫。要知道此时的卢绾手上可是有兵权的,刘邦竟然如此不防备他,也可见两人感情不一般。
▲刘邦与卢绾剧照
然而不久,韩信、彭越等人起兵造反,这让刘邦很是气愤。这一切,使得刘邦开始怀疑那些手握兵权的诸侯们的忠诚,于是他下令“异姓不得称王”,大力剪除异姓王的势力。即使如此,刘邦对自己的发小卢绾也不曾起过疑心。汉五年(公元前256年),臧荼意图谋反,卢绾反叛有功。虽然此时正是刘邦剪灭异姓王的时候,刘邦还是封了卢绾为燕王,如果说刘邦真的怀疑过卢绾,那么他绝不会这么做,看来他真的把卢绾当成了自家人,然而为何后来却要杀了他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